本會與「國藝之友」──東和鋼鐵執行長侯王淑昭女士,合作開發本專案,以三年為期(2009-2011),開放東鋼苗栗廠,提供現存煉鋼用材、專業機具設施、頂尖技術團隊,在不影響廠房例行業務的情形下,每年邀請兩位藝術家駐廠創作。 有別於以金錢為主的贊助方式,此專案為國藝會第一個完全採用「實物贊助」模式,使著重管理與生產效能的鋼鐵重工業,與追求創意與美學的藝術創作,進行具高度實驗性的「異業合作」,同時為藝術與企業注入新活力! 本專案採用「藝術駐村」(Art in Residence)模式,運用別開生面的回饋機制,駐廠藝術家創作完成後,贊助者可留存作品一件,持續推廣。執行至今,已有藝術家張子隆、劉柏村、林鴻文、席時斌、陳奕彰等人完成駐廠創作。國藝會另採 「即作即展、現地展出」的做法,於藝術家創作完成後,即於駐廠現地辦理藝術家個人專屬的發表會,會中由國藝會主動邀請各界專業人士、媒體等,擴大作品發表效益,提升贊助企業形象。 -專案主旨 1.透過國藝會藝企平台,引進優勢產業資源與技術,提供藝術創作者從事鋼鐵藝術創作的能量。 2.開發產業界與藝術界一個藝企合作的良好範例,以供不同產業與創作領域的藝企雙方發展新的合作可能。 3.透過有效的推廣工作,持續擴大國藝會專案補助機能的效益,進一步提升台灣整體的藝術創作品質與大眾參與。 -參與贊助之企業 專案實務贊助:東和鋼鐵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推廣贊助(成果展):建弘文教基金會 -挹注資源 在創作期程中,由贊助企業東和鋼鐵提供工作空間、現存煉鋼用材、創作機具、技術團隊、運輸物流等創作所需之資源。 -挹注內容 1.工作空間(東鋼苗栗廠冷作廠) 2.現存煉鋼用材 3.創作機具(廠區現存車床、鑽孔機、天車、推高機等機具與操作人員供創作用) 4.技術團隊 5.運輸物流 -專案特色 1.提供了一個絕無僅有的創作場域,令(鋼鐵)藝術創作者得以突破空間、材料與技術的限制,大膽挑戰創作的想像。 2.善用企業具有的獨特資源,提供藝術創作全新的實驗場域,少見深具實驗性的企業贊助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