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屆
音樂類
杜黑
Du Hei
得獎理由
杜黑先生以專業的音樂素養,策畫及指揮台北愛樂合唱團,經常在國內外演出,並促進國內外合唱團體交流,各種演出均具職業水準,得到國內外樂壇一致肯定。杜黑先生對國內合唱音樂的推廣及人才的培養,一向不遺餘力。除了推介中外代表性曲目,並以委託創作的方式,提倡與鼓勵國人作品,對合唱作品及演出水準的提升影響深遠。
得主感言

一般人把音樂當做職業,看成一種謀生的能力,但我認為音樂是生命的事業,需要經營和思考。

藝術家素描
文|史玉琪

顛沛流離的童年


許多和杜黑教授合作過的人,都覺得他的個人色彩強烈,對事情的堅持,那或許和他小時候的生活環境有關。


民國三十三年杜黑生於四川成都,但他父親是遼寧人,出身東北講武學堂,因為帶著軍隊和家人,在戰亂時期南遷,抗戰結束曾短暫回到東北,老家種植蘋果,是較傳統保守的家庭。杜黑的母親則是蘇州美術專校,老家在南京,家庭風氣開放,女子既不需纏小腳,又可以讀書。


國共戰爭期間,一家六個兄弟、兩個姊妹和父母從瀋陽到南京,而後到四川,貴州,昆明,眼看即將可以搭上飛機到台灣,但為時已晚。他們只好從滇緬公路偽裝商人逃出來。


一路多曲折,在中緬交界的畹町遭扣留,家當丟光,杜黑就在那兒開始念小學,後來再到緬甸、金三角,念二、三年級。這些童年的經驗,磨練出他的個性,例如在金三角的時候,都是騎著馬,從一個城逃到另一個城,馬隊陣容近百匹,八歲左右的他也必須單獨騎,父親告誡他:「萬一不小心從馬上掉下來,那也是自己的事!」所以自幼他就接受這樣嚴謹自持的訓練。


學音樂的抉擇


十歲時到台灣,在桃園八德鄉宵裡國小碰到一位音樂老師,是位原住民,教他看譜唱歌。升上桃園中學時,一群青澀的男生中如果有誰會看譜,那簡直被當成「天才」,他自己也很喜歡,決定將來要讀音樂。當時眷村社會對於男孩要學音樂這樣的事,覺得遙遠而難以理解,但杜黑的家中,因為母親本身學畫,她想,有個兒子學音樂,也很好;父親則認為,反正有六個兒子,「報銷」一個沒問題,所以對他往這條路發展並不反對。


民國四十八年考入省立台北師範學校音樂科,進入學校後才開始接受正規的音樂教育。杜黑並未覺得自己從此如魚得水,反而覺得自己學習音樂的的過程一直不順利他說:「在校時各科成績都很好,問題是成績不代表什麼,我覺得音樂這條路無法走下去,既不能成為鋼琴家,也不能成為聲樂家。」民國五十一年畢業後,在台北教過三年小學,家人鼓勵他繼續念大學,於是考上文化大學音樂系主修理論作曲。


在大三時,杜黑覺得自己並不適合走創作的路。他說:「我很佩服那些寫作的人,因為那樣的創作必須要在很孤獨的環境,要能離開人,那不是聰明才智而是性向的問題,如果把我關在房間裡要我創作,還沒一天我一定已經爬牆而出。」


畢業後因為成績優異,留在學校擔任助教,前後七年的時間不算短,因為雖然確定知道自己不會走上音樂創作的路,但又還沒有找到一條能夠甘之如貽走下去的路;另一方面,家庭經濟環境只供應孩子們讀到大學畢業,往後想做什麼,都必須靠自己。


音樂生涯的轉捩點


在文化大學擔任助教的時期,重要的轉捩點是民國六十年時,系主任從紐約長島延請了一位包克多(RobertW.Procter)教授來台,由杜黑擔任他的助教。包克多教授無論指揮、作曲都深具音樂素養,跟隨著他工作,彷彿為杜黑開啟了一扇新的門窗杜黑解釋:「因為當時的環境,音樂只是一種身分的代表,不可能成為可以畢生投入的事業。台灣的音樂師資雖然優秀,但無法使學生體悟到念完音樂後,將來的路該怎麼走。」包克多教授帶來許多他的工作、音樂觀念,他每一天的生活,全然投注在音樂與教學上,那段時間提拔了許多學生。


赴美攻讀學位


民國六十四年左右杜黑開始隨包克多教授學習指揮,並經由助教、講師以及帶領社團合唱團的工作,累積了許多音樂行政、演出台前、台後的實務機會。民國六十七年赴美國普林斯敦西敏合唱學院指揮研究所攻讀,後又轉赴伊利諾大學,得到全額的獎助學金。


六十九年升入該校指揮博士班,那年,杜黑覺得已經三十七歲了,課程差不多已修完,大部分的時間都花在圖書館寫論文,而他心中知道,還有許多真正指揮的問題待解,剛好台灣幾所學校都在徵詢杜黑返台教學的意願,他和指導教授討論後,「念一個博士容易,找到一個教職困難」,決定先回國投入教學,後來一頭栽入工作之中,直到今天。


這一段在文化任教和國外深造的經驗,不但使得杜黑確立了自己音樂這條路該怎麼走,也使得他的指揮技巧和音樂行政能力,累積了相當扎實的磨練和資歷。


投入生命的事業


另一段影響杜黑甚深的轉捩點,是民國七十年回到台灣後和許多樂團合作,深覺實在需要一種固定的演出、排練場地和發表空間,諸如此類的問題,讓他產生了一個「天真」的念頭,於是,七十七年申請成立「財團法人台北愛樂文教基金會」,由熱心的企業家贊助,杜黑「走上了不歸路」,將全數的精神和時間,投入基金會的發展。


杜黑以專業的音樂素養,放射狀地經營他所選擇的「音樂事業」。他說:「一般人都把音樂當做職業,看待成一種謀生的能力,但我認為音樂是生命的事業,需要經營和思考。」在個人的音樂專業方面,他始終是一位用心且傑出的合唱指揮,持續地堅持音樂教學工作,近年來更為國際重要合唱比賽擔任評審工作。在「台北愛樂基金會」的工作和活動方面,則分為國內、國外和國際交流三大項。


國內的工作目標以推廣合唱為主,尤其是對於新人的提拔和業餘的推廣,每年寒暑假定期舉辦合唱音樂夏令營,培養國內合唱的觀眾人口;國外方面,率領國內的合唱團積極的參加國外合唱演出,近年來足跡到過北京、上海、亞特蘭大、紐約、洛杉磯、愛森斯塔、維也納、劍橋、倫敦、漢城、慕尼黑、雪梨、布達佩斯、布拉格哥本哈根,在這些城市展演台灣的合唱藝術。


國際交流方面,則邀請了許多國際重要的合唱團來到台灣演出,提升合唱藝術的國際觀,並進一步了解台灣需要有屬於自己的合唱曲目,於是錢南章教授創作的「馬蘭姑娘」,在這樣的情況下催生。


推動國際合唱音樂節


對杜黑來說,成立基金會並不難,難在讓基金會不斷運作下去。民國七十九年他負責策畫推動文建會主辦的「國際合唱音樂節」,指揮「黃河大合唱」全省巡演,應邀赴中國大陸與北京中央樂團等合作,使得台北愛樂短期之間迅速熱絡地活躍起來他說:「我自己都很難分辨這些到底是主動還是被動。因為成立基金會的關係,經費有限,但必須有活動,如果預算執行得當,或許會有結餘留下來。可能因為時機湊巧,社會景氣,籌募經費的工作還算順利,此外,正逢大陸熱,我們幾次邀請的大陸樂團在千呼萬喚地期待下,終於來台灣演出,這些活動都能得到很多迴響,成功地推動。」


這是光彩的一面,但杜黑表示,背後也有許多不為人知的辛苦,例如申請大陸人士來台,許多繁瑣而嚴格的規定,經常萬事具備了,但臨時一點小差池,整個團又不能來了。有一次申請內蒙古少年兒童合唱團來台,因為團員的名字都是蒙古文,還特別派專人飛到內蒙為團員翻譯中文名字,結果,其中兩名團員的名字相同,入境許可卻只申請了一份,硬是卡在香港機場。


冷汗連連的經驗


由於杜黑早年在學校帶領合唱社團的經驗,基金會初期在艱困的環境中仍舉辦了許多活動,也因此練出一身「好本領」。以「國際合唱音樂節」為例,在國內締造了票房高峰,帶動國人欣賞合唱的新經驗,使得合唱終於在音樂藝術的領域中,受到重視,幕後推動和執行的愛樂基金會,卻是冷汗連連。


杜黑說:「策畫這樣大型的國際活動,首重資訊的正確。因為我很早就知道將有一個國際音樂節要在雪梨舉行,他們向國際徵選了近三十個世界一流的合唱團體到雪梨,那麼我選擇的方向,只要在這近三十個團體中再挑選即可,而不必向茫茫的國際間發出毫無頭緒的訊息。目標選定後再解決行程的難題。如果這些團體己經由世界各地集結至雪梨,我只需要設法安排他們再從雪梨飛來台灣。」


在團體的甄選、預算的控制、執行能力三方面,「愛樂基金會」都能勝任,因此活動的成功己可預見,第四個成功的因素則維繫於觀眾的反應。由於「愛樂」在平日就不斷推動合唱深入民間的小型音樂營,花了將近四年的時間建立合唱人的「網路」,所以關心合唱活動的族群始終和愛樂有很好的聯繫,當「難得一聽」的國際團體來台灣演出,門票自然搶購一空。


「只要是好的音樂,我站在什麼位置都無所謂。」這一句話,或許可以做為杜黑將全部的時間、心力放射狀投入音樂工作最有力的收束和發射根源。


從遺產中尋找未來的路


這次成為第一屆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音樂類得獎者,杜黑覺得既高興又吃驚,他認為,就指揮部分來說,國內有許多優秀的指揮家,值得推崇,年輕一輩的指揮者也是江山代有才人出,「而我個人的指揮生涯,是和許多不同的藝術家合作中,學習到很多寶貴的經驗和觀念。」這些合作經驗不一定是指站在演出的指揮台上,更多的是來自於演出前的排練和準備,例如八十一年文藝季「詩歌、樂、舞的對話」演出「布蘭詩歌」,由「台北市交響樂團」、「新古典舞團」和「台北愛樂合唱團」共同合作,舞蹈的線條之美,舞台和燈光的設計,人聲和樂器的力度,這些組合都讓他深深覺得一個完美的演出,就和合唱藝術的本質「單音細膩,合唱龐大」有相通的道理。


就合唱音樂的推廣工作來說,杜黑說:「早年剛開始的時候,我對合唱音樂的態度很保守,總覺得現代音樂不好聽,後來聽到了北歐音樂,才領悟到人聲像寶石一樣世界上沒有兩個寶石是一模一樣的,人聲充滿無限的可能性,它音樂性的發掘已經衝到了器樂前頭。」再加上他近年尋訪中國大陸和世界許多國家的音樂,覺得台灣未來合唱的發展,仍應回到文化遺產中尋找,於是開始委託國內作曲家作曲。


他將會繼續舉辦國際合唱音樂的交流,因為只有透過不斷的學習和觀摩,才不至於畫地自限或自我膨脹。回想回國十六年來,馬不停蹄的投入音樂工作中,杜黑的工作即是生活,他終於找到了甘之如貽的路。
 

記事
1944 遼寧省蓋平縣人,生於四川成都。
1949 因隨父親軍隊調動,經金三角到台灣,入桃園八德宵裡國小,初識音樂五線譜。
1962 入省立台北師範學校音樂科,畢業後任台北新和國小音樂教師。
1965 入中國文化學院音樂系主修理論作曲,師事陳茂萱教授、劉德義教授。
1971 任文化學院音樂系助教、講師,隨美籍指揮家包克多教授(Robert W.Procter)習指揮及理論作曲,並協助製作歌劇:典獄衛士、唐.喬凡尼、唐懷瑟:神劇:以利亞、彌賽亞等。
1978 赴美國普林斯頓西敏合唱學院指揮研究所。
1979 獲合唱指揮獎學金,入伊利諾大學,師從法籍指揮Paul Vermel教授習管弦樂指揮,隨HaroldA.Decker教授習合唱指揮,LeonardRumery博士讀合唱音樂史。次年獲碩士學位,入該校合唱指揮博士班。
1981 返國,應聘於中國文化大學。
1983 任台北愛樂合唱團常任指揮,並先後擔任台灣省交響樂團合唱團、台北市、台北縣婦女合唱團,台北市教師合唱團指揮。
1988 結合音樂與企業界人士創立「財團法人台北愛樂文教基金會」,並擔任執行長職務至今,並客席指揮台北市立交響樂團,台灣省立交響樂團。
1989 製作並指揮蘇利文輕歌劇「花田,又錯」。
1990 1990策畫執行文建會「國際合唱節」,邀請國際知名合唱團來台演出。指揮「黃河大合唱」台灣首演,並應邀率團赴中國大陸與北京中央樂團及上海樂團合作演出「黃河大合唱」。
1991 指揮威尼斯樂派「多合唱團」作品、大陸作曲家田豐作品「雲南風情」,製作錢南章黑色喜劇「雷雨之夜」。
1992 指揮新古典舞團、台北愛樂合唱團於文建會文藝季演出「布蘭詩歌」,應「上海國際藝術節」之邀再次赴大陸北京與上海演出,同時獲聘為北京中央樂團及合唱團客席指揮。
1993 應邀赴美國參加「亞特蘭大國際合唱音樂節」,並指揮台北愛樂合唱團於紐約,洛杉磯等地舉行巡迴演唱會。赴北京再度指揮新古典舞團、北京中央樂團及合唱團演出「布蘭詩歌」。
1994 率台北愛樂合唱團參加奧地利「古典音樂節」、韓國「漢城世界合唱節」,赴英國劍橋、倫敦及皇家音樂院巡迴演唱。
1995 赴德國參加「國際合唱音樂營」音樂會及拉脫維亞第四屆「國際合唱節」,應邀與亞洲青年管弦樂團在香港及台北演出「貝多芬第九號交響曲」,並指導「國慶音樂會」演出馬勒第八號交響曲「千人交響曲」及「卡爾奧福百年誕辰音樂會」演出「布蘭詩歌」。
1996 由文建會推薦前往美國紐文中心演出「映象中國」,應世界合唱聯盟之邀指揮台北愛樂合唱團於澳洲雪梨演出「台灣合唱精華」,指揮台北國際合唱音樂節閉幕音樂會,指揮愛樂合唱團及愛樂室內管弦樂團演出「盛秋藝宴」。
1997 錄製「印象中國」唱片榮獲新聞局第八屆金曲獎最佳唱片製作人等三項大獎,擔任澳洲雪梨國際合唱大賽評審。演出「簡約、低限、浪漫的二十世紀合唱音樂」。全省巡迴演出「映象中國」。指揮台北愛樂合唱團二十五週年音樂會「飛躍四分之一世紀」,應邀出席第六屆匈牙利國際合唱大賽,赴布達佩斯,布拉格哥本哈根指揮演出。獲第一屆「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文藝獎」,為音樂類得獎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