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 / 07 / 15
【國家文藝獎 ⨉ 故事】藝術的切片 第 23 屆國家文藝獎得主的無盡探尋

 

一艘拼板船、一本美術課本、一襲手工秀服、一臺 Nikon F2 相機。

第 23 屆國家文藝獎與「故事 StoryStudio」合作得主專題,
用時間慢刀剖開藝術家的創作長路,
邀請作家夏曼・藍波安、視覺藝術家梅丁衍、
表演藝術家陳鳳桂(小咪)、紀錄片導演劉嵩四位國家文藝獎得主,
各自挑選其生命歷程的重要物件,
透過一共 23 樣「藝術的切片」,
看見他們的生命故事,
以及對生活、對藝術、對創作的無盡探尋。

▰ 閱讀完整專題 ➤ https://storystudio.tw/featurette/200369

 

名字、星球、拼板舟: 一次又一次地划槳,夏曼・藍波安以身體創作文學

夏曼.藍波安與叔父合力建造一艘雙人四槳的拼板船。達悟語為 tatala 的拼板舟,都是一塊一塊拼出來的,不需要用上任何一根鐵釘。傳統的達悟族人怎麼活著,夏曼.藍波安也以那樣的方式活。他與父輩共同造船,如今也帶著兒子造舟。於是,夏曼.藍波安大概也是最有資格說出這句話的人了:「還有哪個作家有能力去潛水、抓魚、造船,來養活家人」⋯⋯

 

童玩、中國城、埋葬許可證:不只是懷舊,梅丁衍的歷史探問

梅丁衍坦言從小並不知何謂「美術」,對教材的印象也是一片空白——或許因為這段「空白」,美術課本成為了梅丁衍的一大收藏主題;這些美術課本經常可見廖繼春、李石樵、葉火城等日治時期藝術家編繪、校訂或審閱,可見戰後因文化與審美隔閡失去話語權時,他們轉向教育現場,以另一種方式延續斷裂的臺灣美術史⋯⋯

 

秀服、盔帽、人間國寶:女團偶像變身戲曲精靈,打開「小咪」陳鳳桂的百變戲箱

小咪一開始並未在戲班演出,反而是加入 60 年代風光的「藝霞歌舞劇團」,成為「女團」臺柱。直到藝霞結束營運,親手縫製的閃亮禮服,只能藏在回憶的深處——放下身段演「餐廳秀」的她,舞臺人生並未因此中止。某天,臺下迎來了楊麗花,邀請她去演電視歌仔戲。她說:「不用怕,你有功底,點撥你就會了。」兜兜轉轉,小咪回歸了歌仔戲的懷抱⋯⋯

 

Nikon F2、異鄉、剪接室: 閱讀世界,劉嵩記錄生活的面孔

當時還是小夥子的劉嵩,買下一臺二手的 Nikon F2,跟著前輩們四處走跳,開始累積自己的作品。「好的照片,都是走出來的。」劉嵩笑說,自己個子高,走到不同的地方,許多小朋友便熱鬧地湊上相機,意外培養出自己的觀點視角。數十年後,劉嵩製作《南國啟示錄》,為路邊人物拍下面部肖像照,製成紀錄片的黑白片頭,隱隱向當年的紀實精神致敬⋯⋯

 

▰ 閱讀完整專題 ➤ https://storystudio.tw/featurette/200369

【國家文藝獎 ⨉ 公視+ 線上影展】即日起上線!
第二十三屆國家文藝獎贈獎典禮
【國家文藝獎 ⨉ 鏡好聽】𝐏𝐨𝐝𝐜𝐚𝐬𝐭《藝文大師好好聊》第𝟐季 重磅開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