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屆
詩人
林亨泰
Lin Peng-tai
得獎理由
林亨泰具有詩人和文學評論家的雙重身分,他的詩作與評論充滿對人類和土地的關懷。作品中濃厚的鄉土色彩,且具有現代藝術性的特色,允為台灣現代文學的典範。 而他「始於批判」、「走過現代」、「定位本土」的創作歷程,正是台灣現代詩史的縮影。
得主介紹

林亨泰,1924年生於日據時代台中洲北斗郡北斗街。1946年考入台灣師範學院(今台灣師大)博物系本科(今生物系),1947年加入「銀鈴會」,1950年畢業,任教彰化縣立北斗中學,其後並曾任教於彰化高工、建國工專、台中商專等學校。1956年,他受邀參加了紀弦現代派的創辦活動,與紀弦合力推動現代派運動,提出「主知的優位性」,並譯介許多國外詩論,激起詩壇的震撼。  
 

1964年六月,林亨泰成為笠詩刊創辦人之一,並首任《笠》詩刊主編,對於本土詩風的發揚,影響極大。林先生的創作起步甚早,在銀鈴會之前,即有詩作發表,他出版的詩集有:日文詩集《靈魂的產聲》、中文詩集《長的咽喉》、《林亨泰詩集》、《爪痕集》、《跨不過的歷史》等。詩論的結集出版有:《現代詩的基本精神》、《保羅梵樂西方法序號》、《見者之言》、《找尋現代詩的原點》。  
 

林亨泰先生曾獲得1984年創世紀詩社創刊三十週年「詩評論獎」,1992年獲第二屆「榮後台灣詩獎」,1993年獲自立報系「台灣文學貢獻獎」,1999年獲彰化縣文化局「第一屆磺溪文學獎」特別貢獻獎,2000年獲鹽分地帶「資深台灣文學成就獎」,2001年獲真理大學第五屆「台灣文學牛津獎」等獎項,頗受文壇肯定與推崇。  
 

林亨泰作品中,因著時代的脈動,有著各種主題與技巧的探索,在早期日文詩集《靈魂的產聲》中,有比較具現實性的素材,其中又帶有一些田園情趣與山地風光。而在《長的咽喉》中,除了現實性的鄉土題材外,也加強了意象與技巧的追求,尤其他加入現代派後,成為現代派的的一員健將,在詩的創作上,有立體主義的嚐試,如《房屋》、《車禍》等一系列作品。又有高度知性的嚐試,如《風景NO.1》、《風景NO.2》等作品。這些前衛的實驗性嚐試,使他成為符號詩的創造者,也成為現代詩壇中被討論的焦點。而在《笠》詩刊創刊之後,他的詩作更具現本土關懷的主題,在評論上,《笠影下》、《現代詩的基本精神》也都呈現了時代的特徵。因此以台灣新詩的發表而言,林亨泰從戰前的「銀鈴會」到戰後的「現代詩」,再到「笠詩社」的衍變過程,正表現了「始於批判」「走過現代」「定位本土」的詩路歷程,正是台灣現代詩史的典型縮影。 

得主感言

這次受到國家文藝基金會,在民主體制之下以跨領域的評審方式,給予我的作品肯定,我感覺到非常的高興,同時非常的光榮。我個人的作品非常微不足道,但是,在各領域的學者以及評論家的詮釋與研究之下,本來一些渺小的作品,逐漸累積成巨大的共同的文化財產,文學因經這種詮釋變得豐富,而我們的社會與族群因為文學而變得多元,而在這種文學創作的生產性當中,原本封閉狹窄的心胸也變得開闊而豐富起來。


在早期,所謂「新詩」被認為比較好懂,而我的「現代詩」被認為比較難懂。但是到了後來,漸漸有越來越多的人開始讀我的詩,討論我的詩,在我漫長的創作歷程當中,我確實感覺到讀者驚人的轉變,這要歸功於學者研究風氣的熱絡,以及大學裡頭現代文學教育的普遍,使得有越來越多的人接觸現代詩。到今天,現代詩變得是可以懂的東西,而當年比較容易懂的「新詩」在今天看來,反而有一種過時的感覺。


在我的生命歷程當中,我經歷了終戰,終戰這件事情對我們這個世代的人們而言,象徵著一連串試煉的開始。首先第一個試煉是我們所使用的語言由日語轉變成中文,接下來,在政治上,我們面臨由日本的殖民統治過渡到國民黨政權的二二八事變、四六事件、以及將近四十年的白色恐怖。接下來,我們另外一個試煉是表現形式上由「新詩」過渡到「現代詩」。我們這個世代必須生為非跨越不可的所謂「跨越的一代」,那是因為在我們生命的過程中出現了非跨越不可的鴻溝,我們別無選擇,只有將它跨越過去。語言、政治、以及藝術的表現,沒有比這類更關係到一個形成自我的主體性了,我以詩人的身分來跨越,詩是以想像力為主軸的精神運作,想像力如果一天不能解放,人的主體性也無法有解放的一天。身為一個詩人,活在這樣的一個變動的時代裡,我將我的詩注入更多的批判力,這是我對現代詩所賦予的一個重要的課題。
 

藝術家素描
文|陳昌明

文學的孕育


林亨泰,筆名亨人、桓太,一九二四年十二月十一日生於日據時代的台中州北斗郡北斗街西北斗三百七十九番地,即今彰化縣北斗鎮七星里「奠安宮」媽祖廟附近。祖父林朝宗,家境富裕,曾任甲長。祖母王氏鍛。外祖父傅仲輝為一漢詩人。外祖母陳賢氏,為武館館長之女,精於武藝技擊。父親林仁薯,母傅氏白瑜。一九三一年,林亨泰八歲進入公學校,在學期間,最喜歡數學課與音樂課,故其數學成績優異,級任老師曾評其思慮縝密。而上音樂課時,喜愛那些出自名家的歌辭,如西條八十的〈金絲雀〉與島崎藤村的〈柳樹的果實〉等。這些具有語辭之美的作品觸動了他敏銳而稚嫩的心靈,顯露詩人善感而敏銳的性格。


一九三七年三月,正值林亨泰十四歲之際,就在他準備投考台中一中的前夕,母親因難產而辭世,抱著哀慟赴考的林亨泰,由於考試而無法參加母親的喪禮,內心充滿了哀淒與遺憾,由其〈死去母親的幻影〉一詩中,可看出母親的辭世對林亨泰的衝擊。再加上父親在百日內續絃,這對林亨泰幼小的心靈造成了相當大的震撼與打擊,於是痛苦與孤寂深深地吞噬著他脆弱的心靈,表現於外的則是沈默、孤僻的性格與對婚姻的恐懼,直至不惑之年才逐漸擺脫這種不愉快的陰影與經驗。十六歲的林亨泰考入私立台北中學(今泰北高中),開始接觸到有別於日本傳統詩歌(和歌、俳句)的「新詩體」及日本近代詩歌重要詩人的作品,由於曾患瘧疾身體狀況不佳,再加上喪母的憂鬱,使得林亨泰經常缺課,將自己放逐在廣泛閱讀中。高年級時,逛書店成為林亨泰最快樂的事,在偶然的機會中,他發現了幾冊由春山行夫所編的《詩與詩論》的舊雜誌,這些介紹日本現代派的雜誌,成為他認識現代文學的契機。此外,他也注意到了歐美的現代派作家,如:休謨(T.E.Hulme 1883-1917)、史坦因(Gertrude Sterin)、艾略特(T.S.Eliot 1888-1965)、李恰茲(I.A.Richards)、布魯東(A.Berton)、阿保里奈爾(Apollinaire)等人,雖對他們的作品只有粗淺的涉獵,然而這些概念,對他五0年代以後的詩論思考及創作,奠定了基礎。且此時,他對日本詩的興趣,漸漸從明治、大正時代的新體詩、自由詩轉向昭和初年的現代詩人作品,如:西脇順三郎、春山行夫、荻原恭次郎、北園克衛、春野四郎、三好達治等人。林亨泰先生對於「新感覺派」的作品與理論,如:橫光利一、川端康成、中河與一等亦相當喜愛,且多所涉獵。這些文學芽苗成為他在五0年代以後詩論建構和詩創作的養料,而他廣闊的詩觀亦是在此時種下苗根。


一九四二年,十九歲的林亨泰開始嘗試新詩創作,此時初試啼聲,對於自認不成熟的少作亦不滿意,故作品幾乎散佚,只留下〈夢〉、〈影子〉等幾首,後來收錄於《靈魂の產聲》。隔年,正值太平洋戰爭進入熾烈的時刻,人心惶惶,台籍青年多被徵召至戰地,由於戰爭使林亨泰萌生學習一技之長的想法,遂毅然放棄只剩一年即畢業的中學,轉考台北帝國大學附設的「熱帶醫學研究所」所屬之「衛生技術人員短期養成所」。


一九四四年,林亨泰至彰化市田尾國小任教,當時美軍對台猛烈空襲,林亨泰利用躲空襲的時間廣泛閱讀了有關教育學、哲學、社會學與心理學等著作。此時並購買了如:海德格《存在與時間》、胡賽爾《純正現象學及現象學的哲學觀》等高難度哲學思想的書,啟發了其後來創作〈形而上學者〉與〈黑格爾辯證法〉等富有知性色彩的詩。次年年初接到徵兵令,即從軍服役。至八月十五日,日本戰敗無條件投降,解役後回到北斗。在得知日人北斗國小需要台灣人擔任校長,遂志願前往擔任台語教師,並認為此乃生平一大樂事。此時亦協助終結日人學校,及遣送日人返國。而後轉任專屬台灣子弟就讀的北斗國民學校執教。一九四六年考入台灣師範學院(今臺灣師大)博物總本科(今生物系)就讀。


銀鈴會的啟蒙


一九四七年,林亨泰轉入教育系,某日,「銀鈴會」成員之一朱實,來到林亨泰的宿舍寢室,與其室友討論有關詩的問題時,赫然發現林亨泰貼在書桌旁牆上的一首詩,二人因對寫詩的熱愛而相識,朱實進而邀請他加入銀鈴會,林亨泰欣然答應,從此觸動了文學靈魂的悸動,踏上新詩創作之路。


銀鈴會最初由台中一中的同期同學張彥勳、朱實、許世清等三人在一九四二年發起,起初只是將同仁的作品稿件裝訂在一起,以輪流閱覽傳閱的方式互相討論,後來志同道合的同仁越來越多,即油印出刊,並將這份雜誌命名為《ふちぐさ》。然至戰後由於政治動亂、惡性通貨膨脹及二二八事件的衝擊,文學界陷入低迷的氛圍中,但銀鈴會並未因此被擊倒,毅然把《緣草》改名《潮流》,並於一九四八年五月一日出版復刊第一號(即春季號),強調「潮流是時勢的趨勢與傾向,是台灣青年血脈的流向」。而林亨泰從《潮流》出刊一直到停刊,每期都有作品刊載。而後,在師院就讀期間,因為聽了楊逵的演講而大受感動,即以具體的行動實踐楊逵的鼓勵,他先以日文創作,再請同校史地系的林曙光譯成中文發表,四個月後,開始嘗試跨越語言的障礙以中文來寫作,此時的作品大都發表在《新生報》、《橋》副刊、《學生世界》及楊逵主編的《力行報》副刊。而他在《橋》副刊所發表的〈按摩者〉在詩壇上引起了迴響,吳瀛濤與瑞碧分別撰文從道德性、真實性及表現問題來評論林亨泰的作品。而後在一九四九年春天,林亨泰將其詩作整理成兩冊(《回憶》、《月來香》)付諸油印後,即在同仁中傳閱,而後亦在同年四月出版了他的第一本詩集《靈魂の產聲》。戰後林亨泰先生一方面著手創作日文詩集《靈魂の產聲》,一方面亦開始嘗試用中文創作,跨越語言的障礙,再加上楊逵先生的從旁提攜,此時期林亨泰先生的作品承繼了台灣新文學的文學傳統,即重視現實批判的精神。且在銀鈴會時期,林亨泰結識了幾位詩學前輩,及志同道合的文友,除了曾受到楊逵的提攜外,也因相當喜愛龍瑛宗日文小說的特殊美感,故而登門拜訪。在參加銀鈴會所舉辦的第二次聯誼會中,認識了會員陳素吟女士,這些良師益友從此豐富了他的文學生命。


現代的創意


五0年代為林亨泰創作生命成熟的時期,五0年代初期由於國民政府推行反共政策,整個文壇籠罩在「戰鬥文藝」的拘執中,文學不再是抒發情志的園地,而成為政治的工具。正當林亨泰感受到那股禁錮的文風而想輟筆之時,一九五三年在偶然的機緣下,購讀了紀弦所主編的《現代詩》季刊,發現了另一個創作的空間,於是便將其創作的「怪詩」寄給紀弦。其第一首實驗性的「怪詩」—〈輪子〉,即刊載在一九五五年秋季發行的《現代詩》第十一期,而後林亨泰便陸陸續續地在《現代詩》中發表如〈房屋〉、〈人類上的鈕釦〉、〈鷺〉、〈遺傳〉等富實驗性的詩作。


一九五六年二月紀弦正式宣告現代派成立,林亨泰列名於第一批「加盟」名單,他以前衛的詩觀,提出並發表了許多顛覆性、前衛的詩論與詩作。自《現代詩》十三期至十八期中發表了許多令詩壇戰慄、驚嘆的「符號詩」,如〈輪子〉(第十一期)、〈房屋〉(第十二期)、〈第20圖〉(第十四期)、〈ROMANCE〉(第十四期)、〈噪音〉(第十四期)、〈車禍〉(第十五期)、〈花園〉(第十五期)、〈進香團〉(第十七期)、〈患砂眼的城市〉(第十八期)、〈體操〉(第十八期),引起了詩壇的爭議與抨擊。並在十八期上發表《符號論》一反傳統詩觀對詩之抒情性及音樂性的強調。林亨泰認為「寫詩離不開象徵,而象徵卻是隱喻的手法造成的。可是這種隱喻的手法即使運用得再高超,也比不上符號的功能。詩裡的『象徵』,所能給予詩的也就是代數裡的『符號』所能給予『代數的』。再說得明白一點,所謂象徵也不過就是語言的『符號價值』之運用而已」。林亨泰之符號詩在詩壇上引起了許多爭議,然而吾人若將符號詩的實驗性創作放至時代的脈絡中來探討,將可發現在戰鬥文藝充斥的五0年代,詩人們在不欲心靈被軟性禁錮的情況下,吸收了西方現代主義的思潮及創作技法,如立體派、未來派,並運用了中國文字的象徵特性,在新詩的創作上力求突破,雖然符號詩較偏重於文字形式的實驗,不免遺漏了詩的音樂性,且文字形式的創造欲達到不著雕痕也是可遇不可求的,然而他影響了詩壇對新詩在文字形式上創新的嘗試,如白萩先生即受到林亨泰之影響,創作了許多圖象詩。白萩云:「圖象詩在『繪畫性』中所獲得的前衛地位是不可忽視的,它在表現領域中所顯示的獨特的光芒,也應被一個自覺的藝術家所嘗試、所採納。」因此,林亨泰符號詩的創作可視為台灣詩壇,詩之形式創作的新突破。且在「現代派」期間,紀弦與覃子豪引發了新詩論戰,林亨泰亦提出了五篇迥異於傳統詩觀的前衛詩論,即〈關於現代派〉、〈中國詩的傳統〉、〈談主知與抒情〉、〈鹹味的詩〉、〈孤獨的位置〉為現代派的信念作辯護與補充,對現代派理論的建構具有相當大的影響。白萩認為,台灣詩壇「現代派」的揭櫫,原因乃在詩人林亨泰重新以中文寫詩的結果,林亨泰為了迎合「現代派」的風格,以從日文得來關於現代詩的知識,發展了春山行夫等人在日本詩壇的實驗而提供了〈輪子〉、〈房屋〉、〈人類身上的鈕釦〉、〈遺傳〉、〈鷺〉等一系列的作品,這些作品,表現了不同於以往「現代派」的方法,而促使了紀弦持續倡導「現代派」的決心。


笠的本土情懷


《現代詩》停刊後,林亨泰以前衛的詩觀呈現在詩壇上,他繼續參與《創世紀》所主導的「後期現代派運動」,到了一九六四年,林亨泰與桓夫、詹冰、錦連、吳瀛濤、白萩、趙天儀等人共同策辦笠詩社後,即被推選為首任主編。笠詩社成員多為本省籍詩人,以「笠」為名,具有相當濃厚的鄉土氣息,並以現實主義與鄉土關懷,為笠詩社的主要精神。因此,在笠詩社成立之時,林亨泰一方面仍未放棄現代派的前衛精神,並不斷呼應世界文學潮流,一方面則融入台灣本土精神,在地緣關係上強調對本土的認識與關懷。於是在此時期他不僅追求詩之前衛性與世界性,並慧眼獨具地將詩壇引導至融合台灣精神的現代主義。他以詩論家的精闢眼光在編《笠》詩刊時」,開闢了三個專欄:「笠下影」詩評—在每一期評介一位詩人、「詩史資料」則專向詩人們徵求有關詩人創作過程與親身經歷的資料、「作品合評」即將當期刊登在《笠詩刊》上的作品,以座談會方式加以批評。因此笠詩社時期不管是座談會,詩人合評討論會皆絡繹不絕,使詩壇因而活絡了起來。在此時期,林亨泰不但主編《笠》詩刊,並創作許多深富哲理與原創性的作品(如《非情之歌》組詩),寫下許多重要的詩論(如〈現代詩的基本精神:論真摯性〉)為台灣詩壇留下豐碩的成果。


尊榮與豐收


林亨泰先生的創作,起步甚早,在銀鈴會之前,即有詩作發表,他出版的詩集有:日文詩集《靈魂的產聲》(銀鈴會)、中文詩集《長的咽喉》(新光書店)、《林亨泰詩集》(時報文化公司)、《爪痕集》(笠詩刊社)、《跨不過的歷史》(尚書文化出版社)等。詩論的結集出版有:《現代詩的基本精神》(笠詩社)、《保羅梵樂西方法序號》(田園文化公司)、《見者之言》(彰化縣立文化中心)。一九九八年呂興昌教授則將其作品與未出版手稿整理為《林亨泰全集》共十冊,由彰化縣立文化中心出版。


林亨泰先生曾獲得一九八四年創世紀詩社創刊三十週年「詩評論獎」,一九九二年獲第二屆「榮後台灣詩獎」,一九九三年獲自立報系「台灣文學貢獻獎」,一九九九年獲彰化縣文化局「第一屆磺溪文學獎」特別貢獻獎,二000年獲鹽分地帶「資深台灣文學成就獎」,二00一年獲真理大學第五屆「台灣文學牛津獎」等獎項,頗受文壇肯定與推崇。


榮獲台灣詩獎的頒獎辭中論及林亨泰先生:「在半世紀的詩文學志業裡,林亨泰先生以扎實的創作和評論建立了詩人和批評家的地位。他真摯地站在現實基礎上,並堅持知性視野,呈現了獨特的影像,堪稱台灣戰後詩現實主義者的典範。」所論極是。林亨泰先生認為詩的本質是對人類與土地的關懷,所謂好的詩篇,應是透過藝術的手法,對社會、人類表露深切的關懷之情,而他自己的詩作充滿濃厚的鄉土色彩,具有本土意識的表現、社會問題的探討、實驗性的現代觀等特色,他的作品與詩觀正是互相呼應。林亨泰是台灣跨越日文到中文創作「跨越語言」一代的詩人,他也被人們稱作是「一位充滿神秘魅力的人物,又是一位隱者詩人」,稱他為隱者詩人,是因他的個性謙和含蓄,不喜熱鬧,作品不常見於報刊,卻有極大影響;稱他充滿神秘魅力,則是因為他的論述與創作都顯出與眾不同的獨特性。


林亨泰的作品中,因著時代的脈動,有著各種主題與技巧的探索,在早期日文詩集《靈魂の產聲》中,有比較具現實性的素材,其中又帶有一些田園情趣與山地風光。而在《長的咽喉》中,除了現實性的鄉土題材外,也加強了意象與技巧的追求,尤其他加入現代派後,成為現代派的一員健將,在詩的創作上,有立體主義的嘗試,如〈房屋〉、〈車禍〉等一系列作品。又有高度知性的嘗試,如〈風景NO.1〉、〈風景NO.2〉等作品。這些前衛的實驗性嘗試,使他成為符號詩的創造者,也成為現代詩壇中被討論的焦點。在詩的評論上,他投入了現代派的論戰,一方面為知性的強調而辯護,另一方面也提出他的符號論,成為現代派重要觀點之一。而在《笠》詩刊創刊之後,他的詩作更具現本土關懷的主題,在評論上,《笠影下》、《現代詩的基本精神》也都呈現了時代的特徵。因此以台灣新詩的發表而言,林亨泰從戰前的「銀鈴會」到戰後的「現代詩」,再到「笠詩社」的衍變過程,正表現了「始於批判」「走過現代」「定位本土」的詩路歷程,正是台灣現代詩史的典型縮影。


林亨泰先生的身體狀況一直不佳,長年受胃疾與腎臟病的困擾,曾五度因胃出血住院,而在一九九五年,以七十二歲高齡,因腦溢血中風住院,在此之前,他寫下了〈台北〉、〈地球還有點亮光〉、〈腐爛〉、〈宮廷政治〉等對社會與政治強烈批判之作,而在中風後,雖行動受到影響,仍陸續寫下了〈平等心〉、〈誕生〉、〈死去母親的影響〉等思索生命問題的動人詩篇,觀其數十年著述,他在創作與理論的開拓上,可謂現代詩壇的典範,而他對創作的熱忱與對生命的摯愛,更是令人景仰。


 

作者簡介│陳昌明

國立成功大學中文系教授,國立台灣文學館副館長。
 

記事
1924 十二月十一日生於日屬台灣台中州北斗郡北斗街。
1938 母親過世,父親再娶。
1942 開始撰寫日文詩集《靈魂の產聲》。
1946 考入省立台灣師範學院(今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前身)本科。
1947 二二八事變爆發。 加入「銀鈴會」。
1948 開始於《新生報》副刊《橋》發表詩作,除自譯日文詩作外,部分作品由林曙光等人中譯。 完成《鄉土組曲》系列詩作。
1949 日文詩集《靈魂の產聲》出版(自印,列入「潮流叢書」之一)。 「銀鈴會」在成員遭受政治迫害的情況下無形中解體,首度停止創作。
1950 自省立台灣師範學院(今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前身)本科第一屆畢業, 返故里北斗任教於北斗中學。
1953 轉至彰化高工任教。 開始和紀弦通信,恢復創作。
1955 詩集《長的咽喉》出版,(新光書店)。
1956 加盟「現代派」,參加「現代派詩人第一屆年會九人籌備委員會」,並擔任《現代詩》編輯委員(聘書編號第一號)。
1957 發表評論〈關於現代派〉、〈符號論〉、〈中國詩的傳統〉於《現代詩》第十七、十八、二十期。
1958 發表評論〈談生知與抒情〉、〈黃荷生和他的詩集《觸覺生活》〉、〈鹹味的詩〉於《現代詩》第二十一期(前二篇)、第二十二期。
1959 發表評論〈白萩的詩集《蛾之死》〉、名詩〈風景兩首〉於《創世紀》第十二、第十三期。
1960 譯作《保羅.梵樂希的方法序說》自《創世紀》第十五期開始連載。
1961 詩作《林亨泰詩稿.其一至其七》收入張默、瘂弦主編之《六十年代詩選》。
1962 發表評論〈孤獨的位置〉於《現代詩》第三十九期、評論〈詩人當他創作時〉於《野火》第三期。 五月至六月間完成重要詩作《非情之歌》組詩五十一首。
1963 發表評論〈一顆高貴的心胸〉於《詩.散文.木刻》第五期、評論〈紙牌的下落〉於《創世紀》第十八期。
1964 表組詩《非情之歌》於《創世紀》第十九期。 《現代詩》停刊。 《笠》詩刊於卓蘭詹冰寓所創刊,由林亨泰命名為《笠》。林亨泰擔任首任主編,制定「笠詩社」組織章程,撰寫專欄〈笠下影〉至第八期,共論詹冰、吳瀛濤、桓夫、林亨泰、錦連、紀弦、楊喚、方思八家詩作;並企劃「詩史資料」、「作品合評」等專欄。
1968 評論《現代詩的基本精神──論真摯性》出版(笠詩刊社,列入「笠叢書」之一)。 評論《J.S.布魯那的教育理論》出版(新光書店)。 熊秉明以筆名江萌發表〈一首現代詩的分析〉(評林亨泰《風景.其二》)於《歐洲雜誌》第九期。
1969 評論〈詩人當他在創作時〉、〈盒與火柴〉、〈紙牌的下落〉、〈概念的界線〉、〈鹹味的詩〉、〈孤獨的位置〉等收入《中國現代詩論選》(大業書店)。
1970 翻譯法國莫洛亞原著《保羅.梵樂希的方法序說》出版(田園出版社)。 因慢性腎臟炎第二度輟筆(發病後第四年退休)。
1972 水星詩社選輯《林亨泰作品回顧特展》發表於《水星》詩刊第九號。
1973 發表〈詩的三十年〉於《創世紀》第三十四、第三十五期。 擔任「中國現代詩獎」評審委員。 熊秉明以筆名江萌發表〈譜〈風景.其二〉一詩的示意〉於《創世紀》第三十四期。
1974 發表評論〈表現的自由〉於《創世紀》第三十四期、評論〈中國現代詩風格與理論之演變〉於《詩學》第一期。 任教彰化高工二十二年後退休;開始陸續於中部國立中興大學、東海大學、中山醫學院、國立台中商專、建國工專各校擔任兼任講師,教授日文。
1977 發表評論〈文學創作的生理基礎〉於《中華文藝》第七十一期、評論〈想像力的兩極性〉於《詩人季刊》第九期。 楊亭、廖莫白訪林亨泰記錄〈詩的防風林〉發表於《幼獅文藝》第二八八期。 雁蕪天訪林亨泰記錄〈現代詩人的基本精神〉發表於《創世紀》第四十七期。
1979 評論〈意象論批評集〉自《笠》詩刊第九十二期開始連載。
1980 發表評論〈現實觀的探求〉於《詩學》第三期、評論〈笠的回顧與展望〉於《笠》詩刊第一○○期。
1982 發表評論〈抒情變革的軌跡──由「現代派的信條」中的第一條談起〉,於《中外文學》第一二○期。 擔任第五屆「時報文學獎」敍事詩獎決審委員。 《現代詩季刊》創辦,號稱為《現代詩》復刊,聘請林亨泰擔任編輯委員。
1983 《現代詩季刊》舉辦《林亨泰詩集研究會》。 擔任第六屆「時報文學獎」敍事詩獎決審委員。
1984 詩集《林亨泰詩集》出版(時報文化公司)。 獲《創世紀》卅周年詩論評獎。 口述〈台灣鄉土文學並非始於鄉土論戰〉由康原記錄發表於《台灣詩季刊》第五號。
1985 發表評論〈跨越語言一代的詩人們──從銀鈴會談起〉於五月四日《自立晚報.自立副刊》。
1986 詩集《爪痕集》出版(笠詩刊社,列入「台灣詩人選集」第五種)。 擔任第九屆「時報文學獎」新詩獎決審委員。
1987 姚集訪林亨泰記錄〈有孤岩的風景〉發表於《現代詩季刊》第十一期。
1988 回憶錄《新詩的再革命》自《笠》詩刊第一四六期開始陸續連續。 發表長詩〈美國紀行〉於十二月二十九日《中國時報.人間副刊》。 擔任第十一屆「時報文學獎」新詩獎決審委員。 林燿德與林亨泰對話錄〈台灣的「前現代派」與「現代派」〉發表於《台北評論》第四期。
1989 簡政珍、初安民、林燿德聯合策劃〈林亨泰專輯〉於《聯合文學》第五十六期,刊出林亨泰近作〈白色通道〉、〈夕陽與茶〉、〈死亡公式〉、〈跨不過的歷史〉等四首;同期刊登吳新發〈非情世界-試論《林亨泰詩集》與《爪痕集》、林燿德〈疾射之箭.每一刹那皆靜止〉等評論二篇以及會談記錄〈詩人與語言的三角對話──林亨泰.簡政珍.林燿德會談〉。 發表回憶錄〈銀鈴會與四六學運〉於《台灣春秋》第十期。
1990 詩集《跨不過的歷史》出版(尚書文化出版社,列入「尚書詩典」第一種)。
1991 發表〈真空妙有〉於《中時晚報》。 發表〈還是寫作最瞭解你〉於《聯合報》。 發表〈賴皮狗〉詩於《自立早報》。 發表〈照鏡子〉詩於《中國時報》人間副刊。
1992 發表〈賴和的反向思考〉評論於《彰化人雜誌》。 發表〈立體的存在〉、〈詩永不滅論〉評論於《中時晚報.時代文學》。 獲第二屆「榮後台灣詩獎」。
1993 發表〈台北〉詩於《自立晚報》。 獲鹽分地帶「台灣新文學頁獻獎」。
1994 當選磺溪文化學會理事長。 出版《找尋現代詩的原點》(彰化縣立文化中心)。 呂興昌編《林亨泰研究資料彙編》上下兩冊出版(彰化縣立文化中心)。 日本三木直大發表《靈魂の產聲》於廣島大學總合科學部。
1995 發表〈銀鈴會文學觀點的探討〉於彰化縣立文化中心。 主編《台灣詩史「銀鈴會」論文集》與《新生代台灣文學研究的面向論文集》出版(彰化縣立文化中心)。
1996 發表〈平等心〉詩於《聯合報》。 發表〈誕生〉詩於《中央日報》。
1997 發表〈祝笠詩刊發行兩百期〉短文於《笠詩刊》。 第五次胃出血住院入彰化基督教醫院。 發表〈死去母親的幻影〉於《笠詩刊》。
1998 發表〈自若〉於《聯合報》。 發表〈愛的美學〉於《自由時報》副刊。 發表〈花之頌〉、〈在說與未說之間〉於《笠詩刊》。
1999 發表〈人的存在〉於《聯合報》副刊。 發表〈想入睡的一刻〉於《中國時報》副刊。 發表〈兩個阿公〉、〈餘震〉於《台灣日報》副刊。 獲磺溪文學獎「特別貢獻獎」。
2000 獲鹽分地帶「資深台灣文學成就獎」。 發表〈台灣人之傲〉詩於《台灣日報》副刊。
2001 獲真理大學「台灣文學家牛津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