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屆
景觀建築家
郭中端
Chung-twn KUO
得獎理由
郭中端秉持護土親水之專業良知,30多年來持續創作,帶動了台灣河川活化與親水美學之新浪潮。審美上具跨界合作冒險性,變化多端,無法歸類於任何典型。她的勇氣對建築界具有鼓舞的正向力量,對土地和環境的尊重先於設計,能召喚出人們對環境的感應,具核心導引價值。她是景觀建築界之先驅,亦是將景觀美學融入土地倫理的戰士。
得主介紹

郭中端,1949年生,景觀建築家,留學日本早稻田大學攻讀博士期間,奠定其走向環境景觀與生態保全復育之路,堅持環境正義理念,從事景觀設計工作近40年,始終如一。其景觀設計案光譜寬廣,以「理山理水」、「親水護土」為創作信仰,回歸土地紋理脈絡,代表作品:宜蘭明池、日月潭水岸再生、集集車埕木業遺址活化再生、新竹頭前溪人工濕地營造、北投溪水岸之修景等。

得主感言

日文中「謝」的意涵是道歉,是謝罪。感謝則是感到「謝意」,感覺到有「對不起」的地方,請對方包涵之意。
 

得獎不在計畫中,但促成這麼多的規劃設計完成,過程中感覺到失禮、抱歉的人還真多。1992年成立中冶,至今仍在中冶的只有堀込憲二,永遠的合夥人,真的感謝他,從他踏上台灣,成立中冶開始,他的薪水就是要兼顧家用、公司的急用,雖然不多,卻使中冶繼續到今,需要資料,他永遠在備課之餘全力協助,由衷感謝。 


老同事蔓蔓、阿昌,是夥伴也是中冶兩大支柱,還有其他現在或已經離職,包括不告而別的同事,或因為我的苛刻要求,或因我永無止境的變更,或因其他種種,都是今日要道歉、要感謝的對象,因為他們的忍耐與付出成就今日的機會,讓我可以站立在台上代表諸位領獎。 


本來邀請高而潘建築師,我的恩師來做頒獎人,但他因95歲高齡不克出席。他是我的建築啟蒙老師,也是我和憲二的證婚人,他常向人介紹我說:「她從淡江系館二樓跳下一樓去和土木系的男生打架;她曾經掉進發電廠吸水孔隧道被救;她工作忙到忘記接小孩,而小孩是在樹上找到。」 


留學日本十多年,首要感謝三位恩師,一位是日本大學的山口廣教授,他讓我認識到建築史的樂趣,也是我在日本十多年的唯一保證人。 


另一位是東大教授村松貞次郎,我在早稻田八年近乎有一半是在他的研究室進出,他帶領我進入日本近代建築的研究,也真正看到台灣在日治時期建築的真髓。 


而最後一位對我來說也最重要,他的言行教誨至今影響我的研究、設計、工作,甚至人生態度,我的指導教授吉阪隆正,他特立獨行、愛山如痴,對環境、生態、人文歷史的真知灼見影響我對環境景觀的作為,特別是他的夫人,因為她的一席話:「有機會做一條河的規劃,為何不去做?比寫一篇十篇博士論文都對妳的國家社會環境更有用。」使我回到台灣,參加了冬山河的建設,也使我的人生從原定的學術研究改向實務前進。如今這四位都走了,希望這個獎可以報答他們對我的栽培。 


吉阪隆正老師培育眾多優秀人才,其中師母推薦參與冬山河計畫的象集團樋口裕康學長更是獨特,因他的刺激與協助完成了冬山河計畫,我也在之後成立了中冶。 


最後感謝諸位評審與見證的諸位,謝謝。

藝術家素描
文|廖大魚
圖|中冶環境造形顧問提供

生命如河流湧動的景觀建築家:郭中端
 

1968年盛夏的新店溪,天空晴朗無比,水影閃爍之間,眼前的亮光忽明忽滅;記憶中的模糊時刻,無法喘息的瞬時片段,生命的消逝與滋長,就在河流湧動之間,順流而去。
 

蘊含於「景觀」中的古老哲思
 

郭中端出生長大於台北市溫州街附近,日式宿舍巷弄之間。直爽的個性,讓她一路被師長打罵長大,卻是越挫越勇,明明是別人眼中的小事,她總是不願服輸,擇善固執。

這種情形在她投入景觀行業之後,更是明顯,各種公共工程的衝突場景,是她早期執行設計過程中的現場寫照。因著珍愛我們所賴以生存的這塊土地,郭中端將景觀美學融入環境倫理之中,30多年來秉持著護土親水之專業良知持續創作,帶動了台灣河川活化與親水美學的浪潮,成為台灣景觀建築界之先驅。

郭中端設計之「明池森林遊樂區」,藉由風水的概念配置,利用現地的枯木及溼地,塑造明池山林的獨特景觀。
郭中端設計之「明池森林遊樂區」,藉由風水的概念配置,利用現地的枯木及溼地,塑造明池山林的獨特景觀。

相對於建築,景觀建築(Landscape Architecture)有其不同的哲思,郭中端運用說文解字的圖像來詮釋其中的奧妙。

「景」字拆解為「日」與「京」,如同「太陽照在京城上」,可解釋為自然環境與人為空間的互動關係;「觀」字拆解為「草」(植物)、雙「口」、「隹」(鳥類)及「見」,可解釋為在自然生態中看見美好且眾口讚嘆。「景觀」之意即是從環境與空間的和諧共處中,追求合乎生態願景的美好未來。

這正是符合永續發展目標SDGs(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的設計論述,老早就深植於古人的文字教化之中,現代人卻早已遺忘,而郭中端以設計來實踐。

1996年落成的「明池森林遊樂區」即是一例。郭中端進行本案設計之時,因為基地對外交通不便,她經常必須從台北趕搭第一班公車、再轉搭第一班台鐵火車到達宜蘭,舟車勞頓後才能到達基地,而上天回報犒賞她的,就是最原始純真的山景。郭中端在雲霧山嵐中反覆傾聽設計構想與基地涵構的共鳴,發想出結合枯木與溼地的沉靜空間,呼應山形氣韻的風水情境。

近年更有藝術表演團體將明池視為大地舞台,動靜之間,枯木為筆、明池為硯,與遠景的筆架山對話之中,天地人合一的動感聲響悠然沒入池水。

優人神鼓《聽海之心》以明池為大地舞台,展現天地人合一的忘我意境。(攝影/張智銘,優人神鼓提供)
優人神鼓《聽海之心》以明池為大地舞台,展現天地人合一的忘我意境。(攝影/張智銘,優人神鼓提供)



向天地借設計,用時間來完成
 

「人做一半,天做一半」這句話經常被外界引用,成為郭中端執行景觀設計的核心理念。郭中端特別強調,這句話中的「人做一半」是指人做得再多,也只有一半,也就是說,在景觀設計的歷程中,人為設計的執行頂多只是一半,剩下的必須透過時間修補與自然縫合,讓整體設計融入環境之後才算完成。因為景觀建築設計除了人為的設施之外,還有更多涉及自然與生態的因素,包括植物、土壤、水質、氣候、風向等,並非施工完畢之後就可以立即看到最好的成果。一件完整的景觀建築設計作品往往要在完工後運作十年以上,才能與原有棲地融為一體,百年後才真正成為風景的一部分,這正是「景觀十年、風景百年、風土萬年」的真正含義。

簡單的說,因為人為的力量有限,要對土地與環境長存敬意,得請老天爺多加關照,這就是郭中端對於景觀建築設計最直白的描述。

然而,郭中端口中的「人做一半」,總遠超過業主與施工團隊的要求,每一個案子,她總是不計代價的全力以赴。

郭中端在意施工細節,堅持做好「人做的那一半」。(攝影/劉振祥)
郭中端在意施工細節,堅持做好「人做的那一半」。(攝影/劉振祥)

以「冬山河親水公園」為例,1980年代的冬山河是一條被任意拋棄家禽死屍又時常氾濫的河流,面對這個棘手的問題,時任宜蘭縣長的陳定南對於冬山河的未來有許多美好的想像——是龍舟賽的場地,也可以是水上運動的場所。但是,要找誰設計?當時留日攻讀博士的郭中端在日本雜誌《Process:Architecture》發表了〈建築與水空間〉研究,陳定南看到這本雜誌,遂邀約郭中端協助規劃宜蘭冬山河。郭中端原本婉拒邀請,幾經波折之後,她毅然放下博士學位,回到故鄉台灣,開始「親水護土」的景觀設計旅程,經由日本「象集團」的合作協助,全心全力的投入本案設計。

在當時普遍粗糙與低落的工程困境中,冬山河親水公園以超乎水準的品質獲得肯定,誠懇的實踐親水生活的在地夢想。本案落成後佳評如潮,也成為郭中端人生中重大的轉捩點,日後她並與丈夫堀込憲二共同創立「中冶環境造形顧問有限公司」,一同為台灣的景觀建築設計而努力。

「冬山河親水公園」以龜山島與中央山脈為設計發想,採用宜蘭在地元素及材質,例如將養鴨意象融入親水空間的設計之中。
「冬山河親水公園」以龜山島與中央山脈為設計發想,採用宜蘭在地元素及材質,例如將養鴨意象融入親水空間的設計之中。



找回消失的文化底蘊,修復遺忘的歷史痕跡
 

踩在郭中端及其團隊所設計的景觀作品上,除了體會到濃厚的土地情懷之外,足下更有歷經時空淬鍊的厚實文化。郭中端想傳達的是——我們是生活在歷史之上,以後也將會成為歷史,因為從歷史經驗中獲得知識的累積,得以創造更美好的未來。

以「卑南文化公園」為例,經由史前考古遺址的保存,融入對於土地的情感與尊重,設計視野橫跨都蘭山景與卑南溪的河階地形,保留基地的原始地貌,在大型地景草坡上復育原生植物,這些層次疊覆的景觀元素透過設計手法的轉化與演繹,彷彿穿越平行時空,讓史前先民與現代人的時間軸線產生交集與共鳴。

「卑南文化公園」為台灣第一座遺址公園,其設計融合當地壯闊的山河地景,復原原生植物,連結史前先民與現代人的時間軸。
「卑南文化公園」為台灣第一座遺址公園,其設計融合當地壯闊的山河地景,復原原生植物,連結史前先民與現代人的時間軸。
「卑南文化公園」內的考古工作棚架,展現發掘遺址現地的歷史魅力。
「卑南文化公園」內的考古工作棚架,展現發掘遺址現地的歷史魅力。


對於郭中端而言,涉及「歷史記憶」的設計儘管十分複雜,需要了解完整的歷史陳述、蒐集相關的影像文字資料,甚至得跨海進行訪談與調查,郭中端依然義無反顧的接下她心中認為該做的設計案,「八田與一紀念園區」一案就是如此。

八田與一為日治時代的日本工程師,對台灣早期的水利建設貢獻極大,包括桃園大圳、烏山頭水庫、嘉南大圳、日月潭發電廠及石門水庫的規劃,其超越國籍的遺愛至今留存。八田與一紀念園區中之整修,包括墓園、出張所遺址、宿舍群以及宿舍周邊資材放置區,設計以反璞歸真為原則,而八田故居的修復則歷經台日交流的合作,引入日本大木匠師的職人精神,全案透過修屋、修景、修記憶來訴說近代歷史的故事。執行團隊並數度往返八田故鄉,與日本金澤的北國新聞社合作募集當時代的家具及文物,來豐富八田故居的展示內涵。在郭中端眼中,修復文化資產不該只是恢復建築外觀,更重要的是將那個時代的生活文化傳遞下來。
 

 

「八田與一紀念園區」中之園區景觀(上圖)與故居修復(下圖),全案透過修屋、修景、修記憶來訴說近代歷史的故事。
「八田與一紀念園區」中之園區景觀(上圖)與故居修復(下圖),全案透過修屋、修景、修記憶來訴說近代歷史的故事。


921地震是台灣傷痛的記憶,許多人們在震災中失去親人與家園,災後的修復更是一種歷史的省思與療癒。災後修復重建的「車埕木業展示館」即為一例,歷經十年與居民溝通協調,讓木材加工廠廢址再生,促進產業復興。本案經由舊瓶新酒的空間轉型,保留社區聚落及鐵道文化,讓景觀設計成為聯繫人文記憶與傳達空間行為的橋梁,藉此帶動地區產業的繁榮與升級,走出災後的陰影與創傷。

以上設計皆傳達了景觀建築的歷史情懷與人文省思,郭中端並非一位僅僅居於幕後動腦的景觀建築家,而是站上第一線的行動實踐者。設計施工過程中雖然目睹許多為了一己之私的社會脫序現象,郭中端依然在大聲疾呼之後,以實際行動來支持設計方案,讓「設計的歸設計,情緒的歸情緒」,為正義而發聲之後,繼續走這條人少的道路。
 

「車埕木業展示館」歷經十年與居民漫長的溝通協調,讓木材加工廠廢址再生,帶動產業復興,保留聚落景觀及鐵道文化。
「車埕木業展示館」歷經十年與居民漫長的溝通協調,讓木材加工廠廢址再生,帶動產業復興,保留聚落景觀及鐵道文化。



走過荒地惡水,迎向護土親水
 

郭中端與中冶環境造形團隊在極為拮据的環境中,篳路藍縷的一路前行,除了創造了許多令人印象深刻的親水美景之外,近年還接手許多為人所嫌惡之地的工作,基地的原本條件都極為惡劣,必須以正面的能量來克服設計的困境。

以位於高雄的「中都溼地公園」為例,攤開日治時期由日本人繪製的「台灣堡圖」來看,地圖中清楚的交代過去的地名、聚落、街道、水圳等資料,基地內原本遍佈水塘,曾是魚蝦豐沛、水鳥棲息的生態溼地。然而,當時基地現場的溼地早在幾十年前被填平,深入了解這塊溼地的歷史背景,其實就是台灣的發展縮影。在經濟掛帥的年代,人們不惜填海造陸,中都溼地變成合板加工廠聚落。合板生產過程中長期使用化學藥劑,對土壤及水質皆產生了不良影響,導致紅樹林與依賴溼地生存的動植物消失絕跡。隨著合板加工廠的沒落外移,此地變成傾倒垃圾的都市死角及處理廢棄物的場所,為當地居民眼中的廢棄之地。
 

中都溼地經歷合板加工廠聚落的化學藥劑摧殘,淪為傾倒垃圾的都市死角,曾為當地居民眼中的廢棄之地。
中都溼地經歷合板加工廠聚落的化學藥劑摧殘,淪為傾倒垃圾的都市死角,曾為當地居民眼中的廢棄之地。


瞭解溼地的過往歷史之後,首先面對大量垃圾及廢土清運的問題,為了不造成二度汙染,郭中端決定原地處理。先透過專業實驗室的檢驗,確定基地內的土壤不影響民眾健康之後,將挖掘出的大型廢棄物(如摩托車及電視機殘骸)送至處理場,其他如紅磚、磁磚、碎片與廢土留在原地,融入景觀設計之地形改造中,土丘表面並覆蓋80公分的乾淨土壤,遍植台灣原生之海岸林樹種,同時收容高雄市各地工地遷移的成樹,以樹養林。

施工期間發生了莫拉克風災,在市府同意之後,商請營造廠僱用災區原住民,並使用當地漂流木在公園內搭建發呆亭與簡易碼頭。公園內的主體建築「生態導覽中心」以「仿生意念」為發想,結合周圍溼地的復育景觀,成為民眾近距離觀察多樣性生態的活動據點。
 

「中都溼地公園」完工後,不僅恢復了溼地原貌,復育了原本屬於這塊土地的自然生態,也成了最佳的戶外生態教室,受到市民的喜愛。
「中都溼地公園」完工後,不僅恢復了溼地原貌,復育了原本屬於這塊土地的自然生態,也成了最佳的戶外生態教室,受到市民的喜愛。


高雄中都溼地公園完工之後,不僅讓溼地恢復原貌,紅樹林也重現基地,在吳郭魚、招潮蟹、白鷺鷥等動物再現之時,專家與民眾也一同參與其中,成功的復育了原本屬於這塊土地的自然生態。本案連續獲得國家卓越建設獎、第19屆中華建築金石獎、2011宜居城市銀牌獎(The International Awards for Liveable Communities)及2012全球卓越建設獎(FIABCI World Prix d'Excellence Awards)環境(復育、保育)類首獎。
 


從「畏水」到「親水」,留下正確的足跡
 

對郭中端而言,每一個案子都是她親手孕育的孩子,無關經費多寡與尺度大小,只要她答應接受委託,勢必全力以赴。她在乎施工細節及對環境之友善,當面臨問題之時,她必與施工團隊共同尋求解決之道,想盡方法突破法令規章、經費限制與民意衝突,諸多創新點子油然而生,新竹南寮漁港之「魚鱗天梯」即為一例。

過去南寮漁港港邊放置傳統的消波塊,並且設有高聳的堤防,人們無法看見海水。郭中端利用淤沙回填至與堤防同高,打造了一座「風箏廣場」,臨海堤岸處則設計成層層階梯,延伸至沙灘。郭中端表示:「其實,魚鱗天梯就是消波塊,不過是運用景觀的手法來處理人的尺度,讓人可以走過去,看到海。」
 

新竹南寮漁港的「魚鱗天梯」,運用景觀的手法融入親水理念,「讓人可以走過去,看到海。」
新竹南寮漁港的「魚鱗天梯」,運用景觀的手法融入親水理念,「讓人可以走過去,看到海。」


新竹南寮的「新竹漁人碼頭」相關工程連續獲得國家卓越建設獎、第七屆台灣景觀大獎,其中魚鱗天梯並成為網紅打卡景點,不僅成功的經由按讚推文攻佔網路媒體版面,更將親水理念融入新世代年輕人心中。

近年來新竹市積極投入改造新竹漁港的周邊改善計畫,郭中端選擇參與的都是「修景」而非新建,包括整理漁港周邊的老建築、改善釣客與外籍移工的使用空間,她所思考的不僅僅是活絡觀光,而是一條通往城市脈絡與共生記憶的河流。
 

「新竹護城河」的親水再造工程,讓河流重返市民的生活。
「新竹護城河」的親水再造工程,讓河流重返市民的生活。


不管是站在冬山河的親水階梯,還是北投溫泉親水公園的第五瀧,新竹市護城河的跨河跳石,或是新竹南寮漁港的魚鱗天梯,郭中端對於「水」,始終帶有一份敬畏之心,她始終無法忘卻年輕時的那場意外……

1968年盛夏的新店溪,天空晴朗無比,水影閃爍之間,眼前的亮光忽明忽滅;記憶中的模糊時刻,無法喘息的瞬時片段,生命的消逝與滋長,就在河流湧動之間,順流而去。

那場意外至今依然存留於郭中端的記憶深處。1968年的郭中端是大一學生,她和兩位同學划著船,無預警的被池潭深處的發電廠進水孔吸入,當她在搜救人員的救助中昏醒之時,發覺她的兩位同學已被草蓆蓋住,躺在離她不遠的地方,她明白,他們再也不會醒來,而她活了下來。從此之後,情景總是忽隱忽現的浮現在郭中端腦海,揮之不去——漂浮於水底深處的光影中,感受似水流動的生命消長。
 

「北投溫泉親水公園」一案,從水泥排水溝底部挖出被埋沒的瀑布,恢復河道的原貌。
「北投溫泉親水公園」一案,從水泥排水溝底部挖出被埋沒的瀑布,恢復河道的原貌。



郭中端覺得,她有責任為那兩位逝去的同學活出有意義的人生,所以她必須更勇敢的面對世界。身為虔誠天主教徒的郭中端表示,有人這樣說:「21世紀是販夫走卒的時代。」她聽了之後,十分感慨,所謂「販夫走卒」指的是不特定的多數人,也就是一般人,包括你我在內,也就是天主所憐憫關愛的對象,而她,願意為這不特定的多數人服務。

如今已逾70歲的郭中端或許不再年輕,身體也飽受病痛的折磨,然而她的意志依然如年輕時一樣,剛強而堅定。

在郭中端身上看到的不只是敬天愛人的設計理念,或是作品與環境共生的倫理關係,而是一個人對於土地的執著信念,一位生命如河流湧動的景觀建築家。
 

(攝影/劉振祥)
第22屆國家文藝獎得主——郭中端。(攝影/劉振祥)

 


本文作者|廖大魚
東海大學景觀系學士,美國科羅拉多大學丹佛分校景觀建築碩士。隨著人生際遇的變化,從景觀規劃設計師的角色不斷轉換,一方面服務於建築師事務所,另一方面則是斜槓作家,經歷小說創作、專欄傳記、品牌企劃等不同的歷練。文字作品曾獲2016優良電影劇本獎、2017「拍台北」電影劇本獎、2021台灣文學數位遊戲腳本徵選等獎項,目前擔任「JJP潘冀聯合建築師」品牌顧問。

記事
1949 出生於台北市,成長於溫州街巷弄間,初高中均為北一女
1967 就讀淡江大學建築系,為全班唯一女生
1968 大一夏天發生落水意外,從此對水心生畏懼
1969 於淡江建築系初遇恩師高而潘建築師
1972 進日本大學大學院攻讀碩士(正逢台灣退出聯合國)。受教於日本近代建築史名師山口廣,並由他擔任在日保證人
1974 進入早稻田大學建築系師事吉阪隆正,攻讀建設工學專攻(ENG-)博士學位(至1981); 暑假回台收集資料,並在專業雜誌《都市住宅》撰文介紹台灣之建築與都市 以岐阜古鎮「郡上八幡」為研究基地,並將此水環境研究發表於日本專業雜誌(至1984)
1975 由吉阪隆正教授引薦給東大村松貞次郎教授,參與日本近代建築史台灣部分的年譜研究
1977 發表論文〈風土形成導水空間〉(共著,與堀込憲二、渡部一二),獲日本建築學會90週年紀念論文賞; 發表〈水緣空間的構造〉(共著,與堀込憲二、渡部一二)於《都市住宅》
1980 吉阪隆正驟逝,以水環境為題之博士論文雖完成,卻面臨更換指導教授及論文需重寫的難題; 發表〈中國人的街〉(共著,與堀込憲二)於相模書房
1981 發表〈建築與水空間〉(共著)於《Process:Architecture》
1986 受陳定南邀約協助規劃冬山河,在吉阪師母鼓勵下毅然放下博士學位回台,開始親水護土的景觀設計旅程; 發表〈亞洲的都市與建築〉(共著),鹿島出版會
1987 論文〈台灣建設業界活躍女性〉獲東京都建築家協會獎
1992 在台創立「中冶環境造形顧問有限公司」
1993 「冬山河親水公園」獲建築師雜誌獎國際合作優良設計獎; 發表〈水緣空間〉(共著)於日本「住的圖書館」
1996 「羅東運動公園」落成
1997 「明池森林遊樂區」獲建築師雜誌獎地景建築佳作
1998 「明池森林遊樂區」獲全國優良園景優等獎
2000 獲頒東元獎(人文類—景觀設計); 「卑南文化公園」獲全國優良園景優等獎
2001 「卑南文化公園」入圍遠東建築獎; 「新竹護城河周邊親水環境改善」、「南投市中山公園災後重建」、「北投溫泉親水公園」、「南投縣埔里花都意象」獲全國優良園景地景類獎
2003 「新竹市公二公園」(麗池)獲全國優良園景地景類獎; 「北投溫泉親水公園」獲台北城都市設計景觀大獎傑出獎
2004 「台南縣白河鎮關子嶺碧雲寺碧雲公園」獲南瀛建築文化獎
2007 「新竹縣頭前溪汙染自然淨化工程」獲全國景觀風貌改造大獎
2009 「車埕木業展示館」獲台灣建築獎; 「鶯歌核心步道工程」獲台北縣政府工程優質獎;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文薈廳及樂智樓廣場改善工程」獲台北市都市景觀大獎; 「高雄世運主場館景觀工程」獲建築園冶獎
2010 「三鶯新生地景觀工程」、「高雄中都溼地公園」獲國家卓越建設獎最佳規劃設計類金質獎;「德元埤酪農產銷中心」獲優質獎
2011 「三鶯新生地景觀工程」、「高雄中都溼地公園」獲國家卓越建設獎優良環境文化類卓越獎、中華建築金石獎; 「高雄中都溼地公園」獲聯合國LivCom Awards宜居城市銀牌獎; 「八田與一紀念園區」獲交通部三等專業獎章
2012 「高雄中都溼地公園」獲FIABCI全球卓越建設獎環境(復育、保育)類首獎
2013 「高雄市鼓山公園整建工程」獲國家卓越建設獎最佳施工品質類優質獎、建築園冶獎
2014 「台北市山水綠生態公園」獲國家卓越建設獎最佳環境文化類卓越獎
2015 「高雄市鼓山公園整建工程」(第三期)獲國家卓越建設獎最佳規劃設計類特別獎; 「台北市山水綠生態公園」獲FIABCI全球卓越建設獎環境(復育、保育)類金獎; 「台北市陽明山前山公園更新工程」獲台北市政府公共工程卓越獎
2016 獲侯金堆傑出榮譽獎綠建築類; 「台北市陽明公園一期更新工程」獲公共工程金質獎、「台北市陽明山前山公園更新工程」獲台灣景觀大賞年度大獎
2017 「台北市陽明山前山公園更新工程」獲FIABCI全球卓越建設獎環境(復育、保育)類銀獎、IFLA亞太區景觀大賞公園與開放空間類榮譽獎; 「新竹市護城河再造工程」獲國家卓越建設獎最佳環境文化類金質獎; 「台北市陽明公園一期更新工程」獲國家卓越建設獎最佳環境文化類卓越獎、台北市政府公共工程卓越獎
2018 「新竹漁人碼頭」獲國家卓越建設獎最佳規劃設計類金質獎
2019 「新竹漁人碼頭」獲台灣景觀大獎風景遊憩類優質獎
2020 「八田與一紀念園區」獲台灣景觀大獎特殊主題類優質獎; 「新竹微笑海岸新竹漁人碼頭」獲FIABCI全球卓越建設獎總合規劃類銀獎
2021 「太平洋國家景觀道路 蘇花路廊(蘇花—東澳段)景觀改善工程規劃設計案」獲台灣景觀大獎環境規劃設計類傑出獎; 獲頒第22屆國家文藝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