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屆
紀錄片導演
劉嵩
Liu Soung
得獎理由
大量紀錄臺灣重要的景象和文化,以深入淺出的方式訴說普世的人文價值,系列選題具有前瞻性。作品題材跨足多個領域與國度,調查深入、觀點獨具、剪接流暢,讓觀眾獲得啟發和知識,發揮紀錄片應有的影響力。跨越既有的技術門檻,職人精神足為典範。
得主介紹

劉嵩(65歲),1958年生,紀錄片導演,作品跨足多個領域,深入探索臺灣文化、歷史和社會議題。他的創作生涯中,屢屢因應時代革新技術的創發,肩負重任扮演旗艦型的示範角色,並以獨特的紀錄方式呈現臺灣的重要景象和文化,他的創作對臺灣紀錄片界產生深遠影響,也為臺灣文化的保存和傳承做出了卓越貢獻。

得主感言

我還在路上,手機響起,我認定是快遞員打來的。五、六通後我才不耐地按了接通鍵,電話的另一邊以無比反差的音調說:「恭喜導演,您得獎了!」。這位興奮異常的「百萬獎金快遞員」就是國藝會的副執行長孫華翔先生。


這個「按鍵」也開啟了我一段心情恍惚、腦袋時而空白、無法消受的日子,這不是平常的自己。
 

這事情迫使我不得不反省,這一輩子我到底做了什麼「好事」?默默平凡的我被放在國家的天秤上,是那麼的不平衡與不對稱?心情上下震盪,苦思不解?我的心思應該放在我正在剪接的作品上、在我年邁兄姊的身體健康上。
 

直到我去幫我爸媽掃墓,並將我得獎的消息告訴他們。我一邊拔草、撿樹葉、清洗墓碑、替換小盆栽,就在機械與慣性的清掃動作中,我的心情終於平靜了下來。

 

我非常確定一件事,這個「榮耀」就是一個「團體獎」,是給所有台灣紀錄片幕後工作者的肯定與鼓勵。況且,一名導演不也就是製作團隊共同造就的一項職務而已。雖然我沒有資格可以代表這個群體(資深可能是我唯一的資格),但我相信,這是我的推薦人林木材先生、電影組的評審們以及國藝會最終評審團「用心良苦」的決定。我收到了。

 

現今是紀錄片發展前所未有的輝煌時代。拜科技之賜,抹平了門檻,人人可上手,人人都可享有粉絲,而不再只是專業人與媒體的特權。沒有人可以定義紀錄片,它也不需要,影音創作已成為全民運動。短小、淺薄、娛樂、看過即忘的影片有其價值,但在這樣的大同時代也隱藏危機,書寫不需要思想,形成淺碟子文化。也因此我們就更需要、更多的、嚴肅的、長期耕耘的紀錄片工作者。這項個人獎也就是國藝會評審們洞視現實的遠見。

 

之於我,紀錄片就是在人與人、人與環境的互動中完成。透過行動走出自己的框界並與他人、與社會連結在一起的工具。說起來很神奇,當互動與聯結產生,「內容」或「素材」會以自己的面貌展現在我面前的銀幕上,我不需要刻意經營敘事、形式、技巧或藝術表現,「故事」有它自己的生命次序。在幽暗的剪接室中,我一而再,再而三地見證了這些神奇的時刻,電影藝術太奧妙了。


當我們完成並放手,作品似乎又開始另一段的生命旅程,它有可能影響了我們的觀眾、我們的社會、並成為人類文明的一部份。所有的藝術創作皆是如此,如此的迷人,如此的有意義,它也賦予我作為一位導演的人生價值。

 

對我們這輩的人來講,要說出「愛」字,需要很大的勇氣,因為「愛」就是「責任」的同義字,但我還是要嘗試一下。我愛我的工作,同時我愛我的家人、我的朋友,我珍惜我的工作夥伴,我敬仰我曾經拍攝過的人物,他們集體教養了我,他們都成為我的一部份。「愛」讓生命中的辛苦、挫折、迷惑都不值一提了。我沒辦法說我愛我的觀眾,但沒有「讀者」也就沒有「作者」。

 

最後我還想提一件小事,卻影響了我一輩子。

我在家排行老么,無法跟年長的姊兄玩在一起,所以我花不少時間跟我母親在廚房裡度過。她有條不紊地組織了她小小的天地,上桌的每一盤菜,她都要把盤子的邊緣擦乾淨,連餵狗的盆子也不例外。我心裡想:有必要嗎?就不過是家人及一條十幾歲的老狗。

她跟我說:「小嵩,你把所有『小事』都做好,你就不會出『大問題』」。這是一位母親對一位孩子最大的期待。所以我盡力在我的工作生涯中,試圖將每一件小事做好,結果我不但沒出大問題,還得到國家至高無上的榮譽。

至於如何回報這個榮耀,我唯一能做的就是,盡力把往後的小事做好,持續在紀錄片的道路上,做一位平凡的幕後工作者,並好好享受。

「我還在路上」。

藝術家素描
文|張士達

隱身作品背後的人

 

劉嵩是臺灣非常資深的紀實報導影片的導演,至今已經在這個領域耕耘長達35年。早從1990年代開始,他就以《城市的身世》、《城市的遠見》各13集的系列作品,建立了他在臺灣影視界獨樹一格的品牌和路線。他的作品最珍貴之處在於,他的選題都緊扣著臺灣當下的議題和需求,並且以放眼國際的視野,來為觀眾打開一扇窗,以冷靜理性的論述,提供觀眾多元思考的可能性。可以說早在「愛臺灣」成為一句口號和一個賣點之前,劉嵩就長期以他實際的行動,落實了愛臺灣的精神。


劉嵩在累積超過30年的作品中有一個特質:他挑戰的永遠都是並不容易被消化理解的高難度題材,但是他總是能夠以最有效率的篇幅,和最精煉淺白的旁白,拍出一個各種觀眾族群都可以輕易看懂的作品。雖然多次獲頒電視金鐘獎非戲劇類節目導演獎,但他從來不會被視為「作者型」導演,因為他從來就不強調作者個人風格,而是以影片訊息的傳達和觀眾的理解放在第一順位。讓我們試著以他的幾部代表作品來說明他的作品特色。


例如早在2006年推出的《福爾摩沙的指環》,這是一系列讓大家重新認識臺灣之美的作品,我們以第一集《誕生》作為範例,來看看他是如何以精簡有效率的方式深入淺出,如何以一段由張大春旁白的短短20秒的導言,為這個龐大的主題揭開序幕。


「這裡是花蓮的太魯閣峽谷,隨處可見布滿美麗線條、長相奇特的石頭。這裡的每一顆石頭,都隱藏著臺灣誕生的密碼。瞭解這兒的石頭,就可以解開臺灣的身世之謎。」


這段言簡意賅但引人入勝的導言,從聞名全球的臺灣最知名旅遊景點切入,引導觀眾對懾人美景之後隱藏的謎團引發好奇。接著在這個第一集節目裡,共分為四個篇章,分別介紹四個臺灣知名景點背後的故事。第一章從太魯閣已有兩億五千萬年歷史的臺灣最古老的石頭中,看到臺灣島嶼因板塊擠壓所造成的複雜身世。第二章透過一名長年駐守玉山氣象站的工作人員,看到臺灣因複雜地形而造成的氣象萬千。第三章則從七千年前才剛噴發形成的活火山龜山島,看到臺灣地震頻仍的見證。


在壓軸的第四章裡,從宜蘭棲蘭山臺灣最古老的檜木林,看到當地因臺灣獨特地形而造成的雲霧繚繞的氣候,如何讓檜木這種古老的樹木,在臺灣成為全球除了北美與日本以外唯一仍存活的檜木森林。臺灣獨特的生態環境,讓臺灣單位面積裡的植物種類就是世界的60倍。臺灣面積雖小,卻是全世界高山密度第一的島。但是我們需要像劉嵩導演這樣精緻用心的作品,來讓觀眾理解我們自己的珍貴和獨特。


劉嵩畢業於英國倫敦國際電影學校,早年在美國紐約工作時,長期參與國家地理頻道和HBO頻道紀錄片的後製剪輯,從此踏入紀實報導的世界,並在回到臺灣後長年投入這個領域的製作。但他的作品其實與大家熟知的BBC、NHK等其他國家的公視紀錄片作品相較都毫不遜色,多年以來持續為臺灣科普節目建立讓人景仰的高標。
 

《福爾摩沙的指環》的拍攝讓大家重新認識臺灣之美



透過大量實戰經驗累積紮實功力


劉嵩早年透過大量實戰經驗累積的剪接技巧,在他的紀實作品中成為說故事功力的紮實基礎。他的作品往往在有限的篇幅中,全片沒有一句廢話或一個廢鏡頭,每一句旁白和每一個畫面都互相緊扣。隨時隨著時代的演進,引進最先進的拍攝規格和技術,並且在長期大量的田調研究與訪談拍攝後,才剪輯出在訊息傳達上最精簡有效率且易於理解的精華。

 

如此精煉又深入的用心和技巧,可以從劉嵩導演的另一個代表作品,2010-2013年的《對焦國寶》看出。這個系列精選了四件最知名的故宮文物《谿山行旅圖》、《翠玉白菜》、青瓷經典《蓮花式溫碗》和書法家王羲之的《快雪時晴帖》,每一集從一件知名文物切入,但卻在短短不到半小時的節目裡,上窮碧落下黃泉地旁徵博引,而且從不忘落實到當代臺灣的觀點。

 

以千年歷史的北宋范寬《谿山行旅圖》為例,除了分析范寬如何透過比例、空間布局與構圖,讓觀者獲得直覺的震撼,更進一步解密皴法筆觸,以及尋找畫中隱藏的范寬落款。團隊不僅採訪了臺灣山水畫家和製作毛筆的師傅,以呈現山水畫傳統在當代的延續,說明西方美術「單點透視」和中國山水畫「散點透視」的不同,並實際示範如何透過各種皴法,以單一墨色表現不同地區的不同山石。團隊甚至還前往中國陝西,考察范寬畫中北方山水的真實樣貌。

 

「攝製小組來到了范寬的故鄉,陝西省耀縣,這也是他畫作所描繪的地方。耀縣位於陝西省中部偏北,這裡有著華北黃土高原的地理特徵,山峰有如巨碑矗立,山頂灌木叢生,結成密林。在史料中范寬並沒有任何任官的紀錄,應該是一介平民畫家。我們可以想像一千年前的范寬,就在這些大山之中行走、素描與寫生。」

 

真實山水景觀與水墨畫中世界維妙維肖的對照,讓《谿山行旅圖》巧妙地走出了故宮嚴密控制溫濕度的典藏空間,穿越了時間和地理,彷彿在觀者眼前以一種立體的方式活了過來。為了《對焦國寶》這系列作品,劉嵩在開拍一年前就與三位藝術史教授組成團隊研究,拍攝期間又先以複製品測試,來替每件名品擬定最縝密的拍攝計畫,透過無懈可擊的工作態度,對這些故宮的傳世文物展現了最崇高的敬意。

故宮文物《谿山行旅圖》拍攝現場


 

《對焦國寶——谿山行旅圖》拍攝團隊曾前往中國陝西,考察范寬畫中北方山水的真實樣貌。拍攝時,當地的一位素人畫家正好在畫《谿山行旅圖》裡的那座山


 

城市與農村系列作品影響深遠

但在這些精品級的紀實作品之外,劉嵩真正影響最深遠的,莫過於他透過與公共電視長期合作所完成的城市系列作品。1992年的《城市的身世》以當時臺灣城市所面對的各種問題,與國外處理方式相互對照。2001年的《城市的遠見》,則走訪各國在城市規劃、永續發展、歷史傳承、生活空間等方面被公認為典範的城市,以他山之石為臺灣提出值得嚮往並且確實能夠執行的目標,最後並回到臺灣的高雄、宜蘭和921重建區等地,聚焦臺灣本地當下值得關注的案例。

 

當大家總愛批評「臺灣的城市為什麼都那麼醜」,除了謾罵政府之外,我們還能做些什麼?《城市的遠見》理性冷靜的國際視野,尤其對臺灣的城市發展、公民意識、社區營造等方面帶來深遠影響,成為當代「城市學」不可錯過的必修經典鉅著,也曾由中國央視買下播映權。因為臺灣不論是政府或民間,面對各種議題往往都是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的態度,劉嵩透過城市系列作品留下的,卻是在10年、20年之後,都依然值得參考的重要價值。

 

在「城市學」這一系列經典之後,劉嵩導演近年最重要的作品《農村的遠見》(2015-2020年兩季共十集),繼續轉向了難度更高的挑戰。因為全球農村都正面對著氣候變遷、人才流失、城鄉差距等問題,他以三年時間走訪了六個國家、拍攝十個農村,希望透過各國成功的典範案例,來提供大家對於農村另外一種想像的可能。例如第一集,是以印尼峇里島具有千年歷史的蘇巴克農田灌溉系統為主題,透過這個已經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的智慧結晶,來示範人與土地完美結合的一種方式。我們來看其中短短兩分鐘的片段,如何讓我們理解這個複雜系統的運作:

 

「為了利用土地,峇里島人在山坡上開闢層層疊疊的水稻梯田,但是僅靠小溪河流的灌溉是不夠的。為了灌溉所有的梯田,峇里島從很久以前就開始闢建水道,修築水壩,山壁上也隨處可見人工挖鑿的引水山洞。歷經千年,自然與人為的力量,共同打造了這個世界上獨有的灌溉系統。當他們有了集水的概念,就開始開闢灌溉水圳,日積月累,從山到海,發展成蜂巢狀的灌溉系統。不像其他偉大文明是由國王下令建造出大規模灌溉系統,峇里島卻只有村莊規模的小型灌溉系統。因此人們必須學習相互合作,發展出獨特的運作方式,從山上的小型灌溉系統到下一個,再下一個,一路往下到海岸。蘇巴克就是這樣運作的,每一個社區有自己的水源,但可能是從好幾公里遠的上游來的,所以這個水源不是真的屬於他們,他們必須要仰賴鄰里讓水能流到自己社區,然後接力讓水再流到下一個區塊。在這塊土地的人會這樣說『Pengempon Jagat』,意思是關心『世界Jagat』的責任,經由社區成員負起責任,保留世界的一塊淨土,並傳承下去。」

 

在這短短兩分鐘的篇幅裡,我們看到蘇巴克這個灌溉系統,如何利用地心引力來發揮天然的作用,並且透過居民自發性的組織合作而非靠政府管制,落實了當代所追求的共生和永續的理念,成為全球各國前來取經的智慧經典。製作這個案子的時候,公視將案子從HD提升到4K畫質,劉嵩為了做足準備,寧可自掏腰包添購4K攝影機及器材,並在開拍前半年就先請技師為團隊上課,以至於拍完戶頭存款只剩30萬。而這系列平均每80分鐘的影像素材只剪出一分鐘,更可見劉嵩田調採訪的紮實以及剪輯說故事的精煉。

 

而在看過各國的範例之後,在《農村的遠見》最後一集中,鏡頭轉回到了臺東的池上,來看池上這個地方如何在WTO開放之後,透過有機稻米的生產提升產品競爭力,並且追求土地永續的理想。其中一位池上農民何明遠,在他的田裡工作時,以充滿驕傲與自尊的語氣,向我們介紹池上獨一無二的美。

 

「我今天做的是放水之後,我先讓它浸泡,浸泡完之後,它需要打軟、拖平,你秧才可以適時地放。在做這個工作之前,你會發現我們現在站在這裡,你會聞到一些土味,類似在發酵,因為你不能讓你前期的稻梗直接悶下去之後,它會發熱。你現在打過它,泡過它,目的就是要讓它腐爛。再插下去,你的秧會在順勢成長的時候起來。如果消費者願意來看看池上這個地方,我們池上並沒有水圳,也沒有水壩。我們完全是靠天吃飯。山上流下來的水,經過了土壤,經過了石縫,過濾之後,水一來了,你會發現我們這邊的水就是這麼漂亮。這個是全臺灣幾乎沒有的點了,真的。它能種出好米不是沒有原因的。一下雨,大家春耕,馬上做田。這就是我們池上農民一個很可愛的地方,也是我們最累的地方,因為畢竟你是看天。」

 

如此美麗的人,在美麗的土地上,即使明知疲累,仍堅持以一種傻勁,守著土地最不可妥協的珍貴價值。在這集節目裡,我們看到池上是如何經過了當地農民以及鄉公所的努力,讓池上米成為一個品牌,並且堅持保留池上的農地作為有機種植永續經營的一塊寶地,同時也拓展了觀光產業的附加價值。
 

「遠見」系列總策劃林盛豐


 

《農村的遠見》第一集介紹印尼峇里島具有千年歷史的蘇巴克農田灌溉系統,山坡上層層疊疊的水稻梯田帶來滿眼綠意


 

《農村的遠見》最後一集將鏡頭轉回到了臺東的池上


 

《農村的遠見》工作團隊,中為導演劉嵩,兩側分別是攝影團隊成員何明瑞(左)與吳政儒



堅持找到關鍵的受訪者
 

接著在去年剛推出的新作品《南國啟示錄》,劉嵩導演又再度出發前往異國,雖然政府當時推動南向政策,但是媒體上對於南國的呈現一直都很片面刻板,因此這個系列節目聚焦了清邁、檳城、河內三個城市,來提供觀眾在觀光打卡之外更加深入的認識。要將一個城市的身世濃縮在一集節目裡呈現,這又是劉嵩功力的另一次展現。其中馬來西亞的檳城,因為融合了多元族群宗教文化,並且保留了大量城市建築,而成功申請成為世界文化遺產。

 

「我們來到這間傳統的店屋,是一間小型的工作室,店屋主人曾在臺灣念書及工作了12年。陳耀威畢業於成大建築系,25年前就回到了檳城,專心地投入在自己家鄉文化保存的運動中,不曾懈怠:『檳城為什麼會保留這麼多的老房子,當然其中一個原因就是有屋租統制法令(Rent Control Act),那個是在英殖民地時代,戰後為了保護租戶,屋主不可以任意漲租,也不可以隨意地趕走租戶,從戰後到2000年一直維持在很低的租金。屋主沒有什麼收入,他也不願意去修。租戶也覺得反正不是我的,所以他也不去修,無形中把這些老房子都保留下來。所以後來2000年屋租統制法令要被取消的話,這些房子的保護就有很大的危機。因為屋主可以收回了,他們要把它拆掉,然後改建樓房。所以民間團體就鼓吹政府去申遺,如果沒有申遺,沒有入遺的話,這個城市的房子很多都會消失,這個是無可否認的。』」

 

在這段訪問中我們可以看到,找到關鍵的受訪者是非常重要的。他可以很快地指出事件和現象背後核心的因素,並且以最適合臺灣觀眾理解的角度切入,這也是劉嵩作品長期以來非常下功夫的一個堅持。在《農村的遠見》時他也說:「每十個受訪者,就有九位說,現在的規劃與努力都是為了下一代。而且,他們留給下一代的,不是存摺中的存款,而是珍貴的土地。」劉嵩從不出現在他自己的片中,但他所精心挑選的每一位受訪者的娓娓道來,其實都已讓我們清楚感受到他對臺灣這塊土地的苦口婆心。

 

但在長年投入的紀實報導電視作品之外,劉嵩也曾在2008年交出了一部他導演生涯中難得的紀錄片《黃羊川》。他耗時三年深入中國西北,在黃土高原上的黃羊川,以全無旁白、字幕,沒有主角和劇情的形式,透過詩意的影像,拍出了當地農民樸實、一成不變但充滿生命力的農村生活。該片風格極簡到近乎無痕,摒棄了一切操弄的筆觸,讓被攝者與他們生活的大地成為銀幕上唯一的存在。這部作品獲頒第十一屆臺北電影獎最佳紀錄片,證明了劉嵩導演在不同類型間游刃有餘的導演功力與豐沛的創作能量。

 

劉嵩導演自己一直是一個隱身在作品後面的人,但是透過長期觀察他的作品,我們可以發現他跟他所選擇拍攝的人物和關注的題材一樣,都是希望做出10年、20年之後依然可以留下影響力的作品,也因此他所有的作品如今看來都依然歷久彌新,並且依然發人省思。國家文藝獎的評審委員看到了他多年以來所展現的前瞻視野,透過不同題材作品所發揮的影響力,以及對於品質和細節的堅持。劉嵩導演希望觀眾最好都不要看到他的存在,但我們很慶幸國家文藝獎終於看到了他的存在。

 

《南國啟示錄》拍攝馬來西亞的檳城,劉嵩將鏡頭對準當地居民和裝飾鮮豔的三輪車


 

《南國啟示錄》團隊印尼爪哇島默拉皮火山合影


 

《農村的遠見》製作團隊與峇里島農民合影

 

 

劉嵩攝於《農村的遠見》德國懷楊鄉拍攝現場


 

劉嵩為紀錄片《黃羊川》深入中國西北,拍出了黃羊川當地農民樸實但充滿生命力的農村生活


 

劉嵩在工作室中專注地打磨新作《南國啟示錄》第二季系列紀錄片—攝影.鄒保祥


 

劉嵩的鏡頭永不停歇,持續走在紀錄片的道路上,這就是他愛臺灣的方式—攝影·劉振祥

 

本文作者|張士達
 

臺灣資深媒體工作者、影評人、電影策畫暨劇本開發,陸續於《中國時報》、獨立評論在天下、《報導者》等媒體專欄撰寫影人專訪與電影評論,曾任金馬獎、臺北電影獎及國際新導演競賽、高雄電影節國際短片競賽等電影獎項評審。

*本篇圖片未標攝影者皆由劉嵩提供




 

記事
1958 出生於臺北陽明山
1976 畢業於復興商工美工科(雕塑組)
1977~1978 於《幼獅少年》雜誌社擔任美術編輯,接觸報導攝影
1982~1984 就讀於英國倫敦國際電影學校∕畢業
1986~1988 於美國紐約Valkhn Film後製電影公司陸續擔任實習生、助理剪接師、協同剪接師
1989 返臺成立寶花傳播有限公司
1991~1993 《城市的身世》紀錄片系列(共13集,廣電基金);獲第四屆優良文化錄影節目獎/紀實報導類一等獎、第五屆優良文化錄影節目獎/紀實報導類佳作獎及年度評審獎
1995 《叢林臺北》系列紀錄片(共6集,中天電視)
1998~2000 《挑戰未來》系列紀錄片(共39集,公共電視);獲八十九年優良電視兒童節目/優等製作獎
1999~2001 《城市的遠見》系列紀錄片(共13集,公共電視);獲電視金鐘獎非戲劇類導演獎,並入圍金鐘獎文教資訊類最佳節目獎、個人技術類最佳剪輯獎
2002~2004 《我們的故鄉.我們的故事》系列紀錄片(共8集,公共電視);入圍電視金鐘獎非戲劇類最佳導演獎
2005~2006 《臺灣人物誌.證嚴法師》紀錄片(Discovery Channel)
2006 《久違了.王大閎:一位建築師的故事》紀錄片(文建會)
2006~2008 《福爾摩沙的指環》系列紀錄片(共3集,公共電視);獲電視金鐘獎非戲劇類導演獎,並入圍2009年德國綠色國際影展、第二十七屆法國環境影展,入圍電視金鐘獎非戲劇類最佳剪輯獎
2007~2009 《黃羊川》紀錄長片(明日工作室);該片獲2009年臺北電影節最佳紀錄片,並入選2010年美國舊金山國際影展、義大利特倫托影展競賽片、墨西哥環境影展特別介紹單元
2008~2011 《紫藤廬:一間茶館的故事》紀錄長片(紫籐文化協會)
2009~2010 《福爾摩沙的指環互動數位敘事網站》(國家科學委員會);入圍2010年 NHK日本賞
2009~2011 《對焦國寶》系列紀錄片(共4集,公共電視);獲2013年電視金鐘獎教育文化節目獎,並入圍該屆金鐘獎最佳燈光獎
2015~2019 《農村的遠見》第一季系列紀錄片(共5集,公共電視);獲2019年電視金鐘獎非戲劇類節目導演獎,並入圍該屆金鐘獎人文紀實節目獎、非戲劇類節目攝影獎
2019~2020 《農村的遠見》第二季系列紀錄片(共5集,公共電視);入圍2020年電視金鐘獎非戲劇類節目攝影獎、非戲劇類節目導演獎
2019~2022 《南國啟示錄》第一季系列紀錄片(共3集,公共電視、中華電視);獲2023年金鐘獎人文紀實節目獎,並入圍該屆金鐘獎非戲劇類節目攝影獎、非戲劇類節目導演獎
2021~2022 《宏觀視野:一座城市空間的改造運動》紀錄片(公共電視)
2023 獲第二十三屆國家文藝獎
2023〜2024 《南國啟示錄》第二季系列紀錄片(共3集,公共電視、中華電視)攝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