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未來行動
第一期獎助
計畫
回第一期獎助計畫列表

萬座曉劇場-永動新提案

曉劇場

計畫成員
2006年成立,由鍾伯淵、李孟融、曾珮、葉育伶為核心。現駐地萬華糖廍文化園區營運「萬座曉劇場」。 
藝術家/ 團隊簡介

2006年成立,由鍾伯淵、李孟融、曾珮、葉育伶為核心。現駐地萬華糖廍文化園區營運「萬座曉劇場」。

創作含括《潮來之音》、《穢土天堂三部曲》、《焦土》、《她獲得約翰的吻並成為胡立德的女人— 一個妓女的房間》、《燕子》等「社會議題」面向作品;改編張曼娟、黃春明、三島由紀夫、宮部美幸等文學大家的「文學改編」系列;及《夏日微涼夜話》鬼故事系列作品。同時以萬華在地為基地,開設社區戲劇班,發表《水獺計畫》系列作品,並和南海發展中心以共融劇場為目標進行身心障礙者戲劇課程。

計畫簡介

“劇場即生活 生活在劇場 Theater in Life. Life in the Theater. ”

曉劇場成立於 2006 年,現駐地萬華糖廍文化園區營運「萬座曉劇場」。「陽光,無所分別」為理念的曉劇場,以詩意的語言,優雅的身段,寫最具衝突的當代社會議題;以簡練不失犀利的文字,關照我們所身處的今日時空。 

曉劇場成立16年後,透過老房子計畫向臺北市政府承租「糖廍文化園區B倉」啟動營運台灣首座百年古蹟改造的專業表演藝術場館,更試圖以團隊和場館共生方式創造臺灣表演藝術生態營運的新提案。歐陸創作團隊和場館相依共生營運不在少數,不僅增加場館的地標性意義,也幫助團隊得以穩固的塑造、深化創作美學。 

曉劇場決定嘗試成為台灣第一個和場館共生的團隊,透過「萬座曉劇場永動新提案」,增加全職團員及演出量體,除培養演員明星化,也增加演出週期培養觀眾回流,以穩定的品質來達到國際巡演的即戰力和長程發展可能性,建立曉劇場「文學實驗」、「社區共融」、「國際連結」三大主軸,建立場館獨特風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