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員包含了糊紙工藝、當代藝術、視覺電影、文學插畫、文史調查等工作者。
成員包含了糊紙工藝、當代藝術、視覺電影、文學插畫、文史調查等工作者。
「沾沾喜氣文化」於2020年初成立,現成員包含了糊紙工藝、當代藝術、視覺電影、文學插畫、文史調查等工作者,希冀融合「教育推廣」、「錄像電影」、「文化傳承」、「文史出版」,透過多觸角的藝術、文史工作設計,讓傳統文化突破既存印象活化延續,為台灣百年紙紮產業注入藝術美感新視野。本計畫連結傳統紙紮、視覺電影及文學出版,透過三大計畫深化傳統文化於今日的眾多可能性,思考當代文化保存的可能範式。於計畫內將與糊紙司阜、廟宇、藝陣、軒社等宗教民俗組織合作,讓文化保存有更多的想像,建構台灣糊紙文化的國際地位。
「新興糊紙文化——傳統紙紮工藝生態升級計畫」希藉三年期的計畫,於工藝傳承與節慶升級、記憶爬梳與當代理解、跨域合作與國際推廣三大方向,在保存、傳承、推廣、革新的交織中,建構台灣糊紙文化的未來。
本計畫分為「傳統紙紮工藝升級計畫」、「糊紙文化文史整理與出版推廣」、「糊紙文化的歷史活化與創新——錄像動畫紀錄短片」三大部分,以台灣糊紙文化為基底,對內保存更新、對外推廣出版及與當代藝術跨界合作。透過計畫執行在人才培育、擴大需求、文化推廣及保存上有更積極且具效果的行動。同時亦與業界深入合作,從發想到執行,連結傳統廟宇、藝陣、軒社,共同討論如何連結慶典、如何創造價值,思考糊紙工藝在當代的可能性。
「傳統紙紮工藝升級計畫」將透過與業界的合作討論,共思文化保存的新面貌,透過祭典活動的舉辦,逐步地在技術手路、材料更新、文化意涵等部分共思及想像紙紮工藝的可能性與未來。「糊紙文化文史整理與出版推廣」將藉由「茂興齋」一脈至「新興糊紙店」百年傳承的文史紀錄整理及紅事、白事圖錄的雙語出版,將台灣特殊的傳統文化引介至國際,藉博物館及文史工作者的協助,共同推廣台灣獨特且具有文化意義的糊紙工藝。「糊紙文化的歷史活化與創新——錄像動畫紀錄短片」預計藉「錄像動畫紀錄短片」的方式,進一步地將上述計畫研究資料延伸發展、改編活化,以逐格動畫影像藝術手法,來重訪台灣紙紮文史,推動台灣紙紮文化歷史,使其走向大眾視野。
糊紙製品在祭典、儀式後便須銷毀,僅能保存在照片內的特殊文化形態,讓糊紙文化保存不易。另因追隨著當時代的委託者的所願,而需不斷地在過往及當代間遊走的想像形式,也讓此文化不同於其他傳統文化。本計畫希望能依此思考文化如何被保存、被推廣,開啟回流永續發展的新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