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未來行動
第二期獎助
計畫
回第二期獎助計畫列表

2023-2025舞蹈未來式:翃舞製作發展藍圖三年計劃

翃舞製作

計畫成員
翃舞製作藝術總監、團長賴翃中畢業於高雄左營高中舞蹈班與國立台北藝術大學舞蹈系。
藝術家/ 團隊簡介

翃舞製作藝術總監、團長賴翃中畢業於高雄左營高中舞蹈班與國立台北藝術大學舞蹈系。2016年參加文化部「舞躍大地舞蹈創作比賽」,四首作品囊括金牌獎、兩個優選獎以及佳作,為該比賽歷來第一位同時拿下四個獎項的編舞者。 2017至2019年間將作品投件至國際編舞大賽,在百多件作品中脫穎而出屢獲大獎。翃舞製作成立後,專注於發展舞者能力與作品靈感思維的交互瞬間,因應創作概念需求來發展創新的舞團訓練方式,找尋當代思維與舞蹈之間的平衡。2019年創立漂鳥舞蹈平台,希冀透過平台建立與國際舞蹈網絡搭起緊密連結,也帶動台灣舞蹈藝術環境,多方引起舞蹈的各種漣漪。

計畫簡介

翃舞製作提出「舞蹈內容力」、「翃舞品牌力」、「青年創新力」三大核心發展力作為發展藍圖上的重要基石,以達長期能自主自負盈虧的營運目標。

「舞蹈內容力」包含「新作品創作」及「舞蹈影像化」兩項。舞蹈作品是舞團能長期自主營運的重要核心,如同產業的研發單位般,舞團需持續創作,試圖創作出受觀眾喜愛的作品;並必須透過實際演出,以巡演為目標增加場次以攤提製作與創作成本,才能帶動票房收入,讓舞團健全營運。然而也因身處後疫情時代與歐洲能源危機之際,國際實體演出將充滿變數與轉型契機。故團隊企圖在三年內,完成現有經典作品與新作品的影像化,並積極連結舞蹈藝術節、場館、舞蹈影展與線上串流平台,讓作品能以不同形式呈現,開創新的演出回收模式。

「翃舞品牌力」則是為了解決舞蹈市場緊縮狀況下,台灣舞蹈票房相較其他表演藝術形式(如音樂劇、現代戲劇等)較為有限的困境。承上已知舞團營運的關鍵項目為演出收入,除需創作出好的舞作外,也必須透過作品累積並開創新觀眾群,才能真正有效達到自負盈虧的健全營運模式。因此透過「國際事務公關」、「社群經營與整合」來穩固既有的國內外觀眾,也積極觸及新的觀眾。

「青年創新力」更是三大核心發展力的重要鋼筋結構,企圖藉由「培育製作團隊人才」、「漂鳥舞蹈平台」來帶動台灣青年製作與創作人才。計畫首要目標欲健全行政、製作、行銷與國際部四個關鍵部門,在舞團已有較佳的經典作品前提下,能培育該四個部門人才,才能穩健團隊,以達自負盈虧營運之長期目標。而「漂鳥舞蹈平台」則是舞團自行發起的國際平台,積極提供台灣新生代編舞家資源與國際交流機會,將好的作品帶出去,把國際視野帶進來。除了目標將該平台建立成國際上重點藝術節外,更期盼能發掘出更多優秀青年編舞家,成為下一個世代的舞蹈未來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