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天章 吳天章工作室負責人 監製 資深台灣導演李啟源 顧問 資深導演黃明川
吳天章 吳天章工作室負責人 監製 資深台灣導演李啟源 顧問 資深導演黃明川
吳天章工作室負責人吳天章,80年代以油畫創作「政治、歷史」主題,被譽為台灣藝壇「解嚴」第一人;90年代以攝影複合媒材為媒介,開啟「台客美學」系列攝影創作;2000年後轉用電腦修圖及合成技術,以「安排式攝影」進行創作;2010年後轉型動態影像領域,利用「一鏡到底」、「抽格」、「快速攝影」等拍攝手法,呈現詭異的視覺觀影氛圍。
吳天章曾於2015年代表台灣參加第56屆威尼斯雙年展並舉辦個展,近期重要個展及國際活動:2020年「潮汐1884展」(基隆要塞司令部校官眷舍,基隆);2017年「液視/異視——吳天章個展」(Conde Duque藝術中心,馬德里);2016年第三屆印度科欽—穆兹里斯雙年展等。
此電影計畫特請資深台灣導演李啟源擔任監製、資深導演黃明川擔任顧問。
《尋找聖保羅砲艇》是吳天章工作室預計進行的電影裝置計畫。本計畫包含《尋找聖保羅砲艇》影片,片長28分鐘28秒,幀數每秒28格(美術館版),以及聖保羅砲艇裝置、特殊逆行時鐘裝置、日曆裝置等。
全片以基隆作為時代背景,描述一位即將邁進70歲的台灣當代藝術家吳天章,回憶過往一生。片頭以一個60年代的小孩(童年的吳天章,10歲)從學校後山放學回家開始,以三張家族合照作為順序展開回憶……。藉由尋找一部1965年拍攝的美國好萊塢電影《聖保羅砲艇》,竟然意外的讓吳天章開啟一段自身重返童年的旅程。
此電影計畫,一改以往吳天章創作採用「一鏡到底」無鏡位的美學,首度使用「運鏡」和「剪輯」強調影像的「詩性」,跨越時空講述吳天章自身的生命故事。故事由藝術家吳天章自導、自編、自演,醞釀五年的運鏡美學,特別加入「時間」的維度,混淆了現實與夢境,時光倒流宛如一趟迷幻的時空之旅。
此件作品的創作時空背景,是由於2017年吳天章有感於國際政治局勢改變,尤其是中共強烈的對台認知作戰意圖。身分與國族認同、主體與他者等命題,遂縈繞藝術家心中,因此擘畫了「抗中保台三部曲」,此《尋找聖保羅砲艇》電影計畫,即為其第三部曲。
由於童年時家裡為戲院畫電影看板,認識戲院的人所以看電影不用錢,童年記憶中往往分不清有多少摻雜了看電影的經驗。長大才知道,原來小時候的夢都是真實的。
1965年好萊塢福斯電影公司拍攝《聖保羅砲艇》之時,由於當年正值「冷戰時期」,中美交惡,福斯電影不得進入「共產中國」拍片,只能改到「自由中國」台灣來拍攝取景;劇組大費周章把舊式帆船、舢舨、老爺車、黃包車、苦力運到基隆,把基隆港改裝成昔日上海外灘碼頭的模樣。
一段尋找童年的記憶,啟程變成了回程,人生流轉、一切如夢。歷史何曾相似?超過半個世紀的地緣政治,彷彿時光倒流,重回原點;在時光流變中竟也隱埋著宏偉複雜的美、中、台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