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未來行動
第二期獎助
計畫
回第二期獎助計畫列表

「碎為微塵之後」從VR360到XR的語彙研究與創作計畫

行者影像文化有限公司

計畫成員
陳芯宜 導演 
宋沁諠 製片 
全明遠 技術總監 
黃美清 美術指導 
涂碩峯 美術設計
龔卓軍 研究計劃主持 
林其蔚 文本創作顧問
藝術家/ 團隊簡介

本計畫由導演陳芯宜發起,初期創作核心成員有:製片宋沁諠、技術總監全明遠、美術指導黃美清、美術設計涂碩峯、文本創作顧問林其蔚等,將依各階段工作之需求,加入其他製作成員與團隊。

文本分析與VR∕XR語彙研究由龔卓軍擔任計畫主持,並依各階段工作之需求,邀請相關評論者與研究者,做議題設定與討論。

陳芯宜導演及其團隊,自2018至今完成兩部實拍VR360作品《留給未來的殘影》與《無法離開的人》,後者獲2022年威尼斯影展沉浸式競賽單元的最大獎項:最佳體驗大獎(Best Experience Award)。

計畫簡介

「碎為微塵」出自《金剛經》「以三千大千世界,碎為微塵」。「一微塵與全世界都一樣不是實有的,是虛幻的,求一異相不可得,求其合相亦不可得」是目前團隊對於VR∕XR現狀的共同感受,在這個新媒材未完成與不確定的當下,我們本著一貫「問道」的好奇精神,探問「VR∕XR技術要將人類帶往什麼方向?」、「我們是否,我們為何,我們如何需要VR∕XR?」

這是一個針對VR∕XR此一新媒材表現可能性的探索計畫,從今日VR∕XR技術既有的限制中,去開發新的知覺可能性。同時整理過去五年的實驗與製作經驗,與相關跨域研究者或評論者對話,並記錄各項技術的探討、與創作的思索辯證,儘量避開今日VR∕XR表現中已然呈現出的許多問題,並依此基礎創作第三部VR∕XR作品。

從創作內容的角度來說,將藉由VR∕XR的形式,來探索古文本至今的一個重要形式結構,也就是藉由一個領路者,帶領主角(在本VR的互文中,變成了VR的觀眾,或者說參與者),進入一個「異世界」旅行。「異世界」即是指特定意識狀態,如夢境,如中陰境界,如異國、科幻,如歷史時空等。這也是神話、古文學乃至現代文學始終不斷在使用的敘事結構,從吉爾伽美什神話(恩奇杜與吉爾伽美什同遊雪松森林),到但丁《神曲》(詩人維吉爾的靈魂帶領但丁遊地獄),從《鏡花緣》(多九公掌舵帶唐敖遊異國)、《周氏冥通記》(周子良每日夢中與神仙相見,密受冥旨)到今日的「觀落陰」(或如南管曲〈直入花園〉中紫姑帶領尪姨遊地獄)等,這種亙古即有的敘事原型,也是VR∕XR的技術非常宜於表現非當下現實的「異世界」探索。而事件的參與主體,將離開瑣碎的日常生活,在「領路者」帶領下,走向特殊意識狀態,從而能夠脫離個人的現實限制,走向精神世界的探討。

我們希望視野與觀察都不要被僵化侷限,能夠保持探索與實驗的精神,繼續深化媒體特性與內容、形式結合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