鑽石島-李奎壁個展 Li Kuei-Pi:Diamond Island
若檔案是種遺跡,它也是那種會時時對我耳語的,在我每日的生活中堅守它的崗位。
— 茱立葉塔.幸
現代城市發展,需要時時兼顧實用性與美觀,使各式各樣的人都能舒適地活動:發夢、創造,留下的美好記憶,將堆疊成歸屬感。但是今天,當代資本在全球化潮流下流通,則以另一種力量形塑著後進國家城市,使其必須服務於強者的利益著想,而往往與增進本地公眾生活品質無關。
在柬普寨首都金邊的新興計畫區—鑽石島,便是這樣的地方。它過去人煙罕至,再之前這個沙洲還尚未成形。近十數年來,各地熱錢湧入,充滿歐洲建築語彙的住房、大廈、建築奇觀接連拔地而起,吸引眾多經濟移民,四處中文路標招牌林立,務求給華人們賓至如歸的感覺。
如此急速發展的面貌下,誰能在此安身立命?誰又在這來來去去?本次藝術家李奎壁個展提出了初步問題,作品作為自問自答的過程,為觀眾留下了通往各個議題的索引。正誠如西元前的柏拉圖所寫到:「一座城市,無論多小,都可以分作兩邊:屬於窮人的城市,以及屬於富人的。」 你會聽到的故事不只一個,而它們又都是從不同角度被述說,內容則並不總是美麗動人。李奎壁「鑽石夢」系列創作,透過了許多路徑,像政經史地變遷研究、訪談、委託創作等,探索關於此處的集體、多元的記憶;藝術媒材則橫跨靜動態影像、複合裝置、報導文學與田調紀錄,從本展覽中,為我們鋪開新殖民主義在柬普寨鑽石島打造「居所」的風貌。
展間是個檔案室,開放給所有人,你可以在此處遊覽、檢索、查閱、拼湊、沉思。這些檔案沒有傳統科層化分類編輯,而著重在使多元的記憶彼此平等,相互共存生化。不甘於被當作被動等待閱讀的文獻,它們承載著藝術家和她幫助說話的那些人、那些事、那些地方的聲音。它們是與當下生息的史料,不只引領你回顧這個地方的過去,它們也積極地映照當下,而且正在跟著金邊的發展前行,或許,再成為別的樣子。
過去藝術主要功能是跟神靈溝通,因此高棉語中的「藝術」 សិល្បៈ (音silapak) 本意為魔法。李奎壁擅長使用「魔法」從文字和非文字的創作,為複雜的知性及感性運作鋪墊出脈絡,對象往往是一地區的經濟生活。「鑽石島」展覽希冀讓原先無可彼此對話的人事物,搭建起了各種發聲的渠道。
關於鑽石島 │
如果你是柬普寨當地人,每個月付出5倍薪水,將是你能心安理得買一間房子的代價。
柬普寨是所有東協會員中,對海外投資最為開放自由的國家。(新)南向政策以來,台灣資本亦加入新殖民主義的力量陸續注入,在這各項成長指標都看好的國度,土地房產開發便是主要投資標的之一。許多台灣的商界能人和投資客們,正和世界其他地方型塑著柬普寨的天際線:實現一群人的夢想同時,也製造另一群人的夢。
「鑽石島」位於柬埔寨首都金邊近郊,半世紀以前它甚至不存在,直至河流經年堆積泥沙而成。遠離喧囂的特性,甚至曾被規劃成痲瘋病患隔離區。2006年投資公司從政府手中買下鑽石島後,轉售與華人為主的的地產開發商,自此碧瓦起朱樓,定為柬普寨的「精英之城」。各方勢力大興土木,而目前多數建案在炒作之下,已是當地企圖買房成家的普羅大眾所無法負擔。
個展藝術家 │ 李奎壁
策展人 │ 邱柏廷
主辦單位: 瞧夫觀光計劃、 #瞧夫龍山
協辦單位: 燦爛時光:東南亞主題書店 Brilliant Time bookstore
媒體協力: 數位荒原駐站暨群島資料庫 NML Residency & Nusantara Archive
場地協力: 龍山文創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