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代高僧書法選粹》新書同名展
專人導覽:每週二、四下午2:30-3:30 pm
時間:2020/12/22(二)〜2021/2/6(六),週二至週六 10:00-17:00 ( 國定例假日1/1-1/3休館 )
展出內容包括:唐代寫經、西夏寫經卷;明清國師姚廣孝、木陳道忞、玉琳通琇;晚明高僧雲棲祩宏、雪浪洪恩、憨山德清、藕益智旭、澹居法鎧(紫柏真可。弟子)、雪嶠圓信、密雲圓悟,以及清初四畫僧弘仁漸江、髡殘石谿、八大山人、原濟石濤等。
時間:2021/2/23(二)~3/31(三),週二至週六 10:00-17:00 ( 國定例假日2/27-3/1休館 )
作品則有寄禪大師、諦閑大師、虛雲老和尚、印光法師、弘一法師、太虛大師、倓虛大師、大醒法師,當代印順導師、曉雲法師、聖嚴法師、惟覺老和尚、星雲大師、證嚴上人等。
《歷代高僧書法選粹》以唐代、西夏寫經起始,收錄有:改變明朝永樂命運的獨庵道衍的書法。高僧憨山德清一肩承擔了賑濟山東、廣東雷州之飢,破山海明阻止四川屠城。隱元隆琦於日本開創黃檗宗,被視為祖庭,影響日本文化甚鉅。而木陳道忞與玉琳通琇同列順治朝國師,牽動順治、康熙、雍正三朝的佛教發展。收錄114位佛門人物的書法和繪畫,彷彿高僧現身說法,如見其面,如聞其聲,即《觀世音普門品》所說:「福聚海無量,是故應頂禮。」
重量級新書《歷代高僧書法選粹》展期優惠中:何創時基金會提供珍藏作品,中研院文哲所廖肇亨教授主編,師生協力撰寫高僧小傳,通力合作,收錄114位法師,147幅書畫真跡作品,唐、西夏寫經卷2幅、明代64位法師,清代、民國至近代48位法師,精彩磅礴352頁。
奉行素食者中,一部分因宗教因素抱著戒殺之心,而最早以〈放生文〉影響皇室乃至眾生的雲棲祩宏,其書法真跡作品,近日正在「創時講堂」展示。「我們對佛教經典的研究多半在唐之前,宋朝以後的研究卻嚴重不足尚待補缺。」中研院文哲研究所廖肇亨教授指出,明清高僧的書法作品在此時看來別具研究價值,尤其研究明清佛教,很大一部分應和文化史結合來看。何創時書法藝術基金會董事長何國慶則指出,由高僧手跡可知其人,知其對眾生的慈悲,也藉此展作為疫情時代對台灣及全人類的祈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