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專案鼓勵國內藝文團體與國際藝文機構合作,創製新作品。今年收件數16件,經兩階段會審會議程序及董事會核定後,評選出5個計畫,總補助金額1000萬元。

張碩尹工作室《從鞍馬山來的天狗》張碩尹工作室透過蔗糖為引,連結台灣虎尾(虎尾糖廠)與日本門司港(關門製糖所),與門司港藝術平台合作,串聯日本在地耆老口述史料、畫師職人,並結合雲林布袋戲團昇平五洲園,融合新科技、民俗傳統及實驗音樂,於門司港區重新演繹皇民化時期布袋戲目《鞍馬天狗》。作品預計於2023年分別於台灣及日本呈現。

滯留島舞蹈劇場《<冰河時期 Ice Age>-臺英法跨域共融藝術合創計畫》臺灣視障編舞家忠安與法國身障編舞家Maylis,在疫情當下透過數位科技進行國際交流,另結合英國作曲家Thomas William Hill訂製專屬音樂語言,合創跨域共融舞蹈,探討當代不同背景下人群,在智能數位便利性充斥,因疫情產生之各種限制與不便。作品預計為2022年滯留島主辦之共融藝術節之前導,並受Dance Base關注為潛在愛丁堡藝穗節節目。

超維度互動股份有限公司《《遊林驚夢:巧遇Hagay》創作計畫》製作人陳品伊、藝術總監東冬‧侯溫及科技跨界製作顧問蔡宏賢,及計畫發起人鄭淑麗,將與奧地利林茲Stadwerkstatt合作,引用「科技薩滿(technoshamanism)」概念,推介《遊林驚夢:巧遇Hagay》至其與林茲電子藝術節之聯盟活動STWST48演出(2022年9月),呈現以傳說觸發的文本為底、原民文學與生活詩歌為內涵,再結合燈光雷射、實驗影像的數位歌劇劇場作品。

捌號會所《說唱戲轉譯計畫》捌號會所自2019年起進行相關進行前期研究,持續與王嘉明導演、京劇演員兆欣等研發在音樂內容裡,兼具傳統戲曲唱腔與現代音樂演奏、在表演形式上兼具傳統戲唱做與現代劇場空間運用的新樂種,於2020年完成階段性成果,持續以該成果及工作方法,致力優化傳統戲曲於國際巡演的規模及能動性,並預計2022年於韓國首爾全州音樂節演出,並持續洽談國際巡演。

島座放送有限公司《「隱 − 引」台德國際出版計畫》《隱引 ANACHORESIS》為台灣與德國兩地的跨平台藝術合作計畫,由吳權倫及REICHRICHTE組合策畫,聯合獨立出版聯盟成員島座放送合作出版相關事宜。計畫將圍繞「藝術家書」此一自其生產到完成融入了藝術家的思考和創作理念之載體,以工作坊、線上展覽、實體出版、座談等多種形式進行,以靈活的視野去定義「藝術家書」可能是什麼、如何製作、為什麼要做。

2021年度「跨域合創計畫補助專案」補助名單:

申請者計畫名稱補助金額(元)
張碩尹工作室從鞍馬山來的天狗3,000,000 
滯留島舞蹈劇場<冰河時期 Ice Age>-臺英法跨域共融藝術合創計畫2,000,000
超維度互動股份有限公司《遊林驚夢:巧遇Hagay》創作計畫2,000,000 
捌號會所說唱戲轉譯計畫2,000,000
島座放送有限公司「隱 − 引」台德國際出版計畫1,000,000
合計10,000,000
評審委員:彭俊亨(主席)、黎煥雄、林人中、林經堯、林昆穎、高俊宏、周東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