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藝會「臺灣書寫專案」啟動於2018年,以鼓勵非虛構(non-fiction)性質書寫,關照臺灣現實面向,傳達人文關懷,挖掘時代精神為專案宗旨。今年辦理第七屆徵選,感謝馥誠國際有限公司、金格企業有限公司共同支持,每年贊助100萬元。
本年度申請件數計44件,申請者跨足各專業領域,計畫主題多元,顯見臺灣書寫於非虛構形式及議題關注之豐沛能量。經六位評審委員合議審查,補助名單出爐,獲補助計畫摘要如下:
文字創作類
伏爾泰藝文實業社「謝里法,知識建構本土化的開創者」:書寫重點放在1970與80年代,謝里法的知識建構過程與結果,以及臺灣數十年知識生產的故事寫作。
黃文儀「布農製槍人」:
本書是一部非虛構作品,圍繞雙重主題展開:一方面探索戰後臺灣原住民族槍枝使用的歷史,另一方面追溯政府槍枝政策從有條件允許逐步走向全面管制的過程。
圖文創作類
陳琬婷「《我記得》——政治創傷的尋覓與療癒繪本創作計畫」:本計畫以政治暴力創傷療癒為主題,探討威權體制下的創傷記憶,如何在民主社會中被繼承與轉化,並呈現受難者家屬生命的韌性。
廖哲琳「《因果而生》:台灣果園、果市之田野寫生繪本」:將以寫生之筆墨直擊現場,以自家果園果市為田野調查的立足點,刻劃「因果而生」的芸芸眾生、臺灣獨特的農業風貌,以及形塑其中的「臺灣精神」。
「2025臺灣書寫專案」補助名單
類別 | 獲補助者 | 計畫名稱 | 補助金額 |
文字創作類 | 伏爾泰藝文實業社 | 謝里法,知識建構本土化的開創者 | 500,000元 |
黃文儀 | 布農製槍人 | 500,000元 | |
圖文創作類 | 陳琬婷 | 《我記得》——政治創傷的尋覓與療癒繪本創作計畫 | 600,000元 |
廖哲琳 | 《因果而生》:台灣果園、果市之田野寫生繪本 | 600,000元 | |
評審名單:阮慶岳(主席)、胡淑雯、楊凱麟、余瓊宜、劉振祥、羅烈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