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出版
Publications
回國藝會雙月刊列表

《國藝會》No.15

2010/04
出版品目錄
2010年4月號

【專輯】在未來,我們希望看到的藝術評論
期待「直、諒、多聞」的評論……于國華 
藝評,是思想與思想的對話 …… 劉紀蕙
在藝術評論的理論與文化研究轉向高潮中,召喚歷史與感同…… 陳香君
評論既是對話,也是創作…… 紀慧玲

【創作新星會】
給成人的玩具│記邱昭財的互動性雕塑……秦雅君
在前衛與商業之間│馬照琪和她的大眾劇場路線……林乃文
圍牆外的事│《粉墨登場》與吳星螢……林木材

【藝企報報】
讓科技與藝術相遇在「雲端」│專訪廣藝基金會執行長楊忠衡……洪菁珮

【藝新耳目】
林隆璇與肢體音符舞團—— 2010舞作《藏心》
雲門舞集2 2010春鬥——潛入你的異次元空間
三十舞蹈劇場——2010最新力作《黑醋加太多》
國藝會「長篇小說創作發表專案」《福爾摩沙紅綠繽紛》新書發表會 
莫比斯圓環創作公社 穿越千年的瑪雅末日預言Ⅱ——《2012》光之祭典
紀錄片工會出版《愛恨情愁紀錄片——台灣中生代導演訪談》

【補助結果】
「紀錄片製作專案」補助結果公佈 
2009「台灣藝文評論徵選專案」獎助結果公佈 

【補助看板】
99年度「藝教於樂III——激發創造力專案」開始徵件 

【寫給你的波斯卡】宜蘭縣
慢慢尋訪 靜靜等待│踏實的閒逛生活 不老部落……洪菁珮
內容介紹

在未來,我們希望看到更多的藝評作者⋯⋯秦雅君

2009 年,國藝會設立了「台灣藝文評論徵選專案」,這個以「藝術評論」為關注對象的計畫,源自於一個跨領域的共同期待——希望能夠看到更多更好的藝術評論,然而,這個期待似乎也反映出另一項普遍性的判斷,那就是當下的藝術評論生產顯然不夠多也不夠好。

對國藝會而言,「台灣藝文評論徵選專案」是一個頗具實驗性的計畫,其藉由主動建置一個公開的網路空間——「藝評台」,全年度對外公開徵稿,通過初審者即可於網站上發表,之後再透過年度評選流程產生獲獎作品。

從藝術評論發表的媒體端即開始介入,是考慮到有志於此的文字工作者,即便具備寫作的才華與熱情,卻未必能夠獲得專業媒體的發表機會,進而於相關領域中獲致注意與肯定。換言之,此種設想與設計,顯然帶有鼓勵與發掘新秀的深刻期待。

媒體的經營涉及許多面向的專業,藉由一整年的執行過程,我們獲得了許多寶貴的經驗與學習,並以之作為規劃新年度計畫的重要依據。伴隨著2010 年專案徵件的開始,1月間,全新改版的「藝評台」正式上線,3月間,2009「台灣藝文評論徵選專案」的評選結果也正式出爐,共計有28 位作者、33 篇作品獲得首獎、特別獎以及佳作的殊榮。

在這個新舊交替的時間點,我們特別規劃了「在未來,我們希望看到的藝術評論」專輯,邀請去年度參與「藝評台」在藝文生態、文學、視覺藝術、表演藝術等類項評選工作的委員撰寫專文,請他/她們就自身對於「藝術評論」的定義與觀察,提出對於未來的藝術評論書寫或新生代藝術評論工作者的期望。

雖然在此次的專輯中僅有少數的作者以及十分受限的篇幅,但從這些資深論者的表達中,我們可以強烈地感覺到在「藝術評論」這個共通的名詞底下,其實可能包含著多重且歧異的內涵。然而,其同時也表達出一些共同的觀點,那就是藝術評論對於藝術領域而言有著不可或缺的重要性,而且如同藝術作品一般,藝術評論本身也正是一種創作行為。於是,隱含在這些具體期待下,更強烈的一股期望或許應該是對於所有(潛在的)「創作者」的深切召喚,因為唯有更多生產者的加入,才足以喚起這個創作領域中的活力,並使得一切相關的討論能成為其持續發展的真實養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