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團法人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2024年第2期常態補助結果,經9月12日董事會核定通過。本期總收件數共1,429件,經董事會核定之補助件數為412,補助比例28.8%,補助總金額為87,239,700 元。為鼓勵具潛力新秀與台北以外地區的藝文工作者及團體,首次獲補助之件數為121件,台北以外獲補助之件數為178件。  
 

文學類:優先鼓勵質優、主題特殊、關照當代文學發展之計畫  

本期申請件數244件,補助件數47件,補助率19.3%。補助質優、主題突出或具文學發展潛力之計畫,如:張婉兒「《尚好的日子》小說創作計畫」、錢映真「錦舍的朋友」、馬翊航「詩集《遮陰》創作計畫」、曹疏影「《石榴海難》(暫名)詩集出版計畫」、王若帆「遍地開花:部落整體照顧故事集」、林徹俐「《伊的名》散文集」;補助以文學為核心,多樣性語言翻譯及關照當代文學發展之計畫,如:卜袞.伊斯瑪哈單.伊斯立端「布農族語詩學的近/進未來 族語作品翻譯與錄音計畫」、邱金士「古茶布安記憶夢迴:西魯凱族好茶社的神話歷史」、心陪有聲文化股份有限公司「台灣多元文學群像Podcast(越南篇)以真實紀錄時代,報導文學的力量」。  
 

視覺藝術類:鼓勵關照當代美學觀點、系統發展或具創新實驗特質之優質計畫  

本期申請件數375,補助件數73件,補助率19.5%。鼓勵具創新演繹或實驗特質的創作、個展及策劃性展覽,如:李亦凡、陳郁文、張嘉哲、倪瑞宏、林哲謙,以及絕對藝力之「Kalentura/Fever/Tio̍h-sua展覽計畫」、「義方—洪鈞元個展」等。  

支持關照台灣當代文化現象或生態發展軸線的調查研究、出版計畫,如:張紋瑄─File:\新秩序\普通生活\克難研究1、黃悠詩─威權統治時期大眾美術審查制度研究計畫;財團法人數位藝術基金會─《藝術松5:沉浸 》(ARThon No.5:Immersion)出版計畫及何偉靖─《台灣老掛圖》出版計畫等。  


音樂類:持續支持國人音樂創作及發表計畫,關照具多元型態之實驗計畫  

本期申請件數為307件,補助件數100件,補助率32.6%。對於國人創作與發表、多元型態之藝術創作展演,予以高度支持。  

創作與發表部分,支持蕭慶瑜、潘家琳、趙菁文、林桂如、周久渝、簡宇君、洪郁閎、鍾金暹、王之筠等多位創作者進行突破與前瞻性之樂曲創作;並持續鼓勵國人作品之展演計畫,包含亞洲作曲家聯盟台灣總會、台北打擊樂團、木樓合唱團、詠樂集、台東回響樂團等。  

關照多元型態、跨界合作之音樂實驗計畫,如:卡到音即興樂團「音樂開箱計畫」、明日和合製作所「記憶醃漬系列《鹽三把,靜置數日》第一階段」、種種可能企業有限公司「side project 02:可能有方法 : ) 但我還不知道 : /」。  


舞蹈類:支持創作人才培育,鼓勵文化平權與開拓藝文受眾之多元計畫  

本期申請件數共80件,補助件數38件,補助率47.5%。個人創作計畫計補助6件,其中3位創作者為首次獲得補助;同時,耕耘編創人才培育之平台計畫持續受到支持,如:高雄城市芭蕾舞團「創作芭蕾《2025點子鞋Dance Shoe》」、涴莎室內樂團「2024涴莎舞蹈創作平台計畫」、稻草人現代舞蹈團「《在路上》2025年『新‧遇見』新生代舞蹈創作系列」、種子舞團「2024境形視系列8」。  

關照不同類型之肢體藝術展演,如:精靈幻舞舞團「《孤挺花》精靈幻舞2024年度跨國製作 賀連華第拾柒號作品」、大海文創堂「時空交響」、爵代舞蹈劇場「2024爵代舞蹈劇場《寶島有爵士~台灣恰恰恰》」。  

鼓勵關注文化平權、拓展藝文受眾、檔案典藏與身體研究之計畫,如:大可創藝「《Feel Together:百合》第一階段呈現演出計畫」、人尹合作社「寶寶劇場《馬麻,地球塑膠了!》巡迴演出計畫」、三十舞蹈劇場「替未來寫歷史─2024檔案典藏計畫」、黃薇潔「回蘭計畫I-身體工作者返鄉實驗」、壞鞋子舞蹈劇場「『àn舞蹈身體』田野研究計畫(第二階段)」。  


戲劇(曲)類:鼓勵創發具突破性之新製作,及創作前期研發、教育推廣、史料蒐集等多樣性計畫;並支持團隊與外聘藝術家合作計畫 

本期申請件數共154件,補助件數60件,補助率39%。  

鼓勵團隊持續推出原創製作,如:再拒劇團《寄:》、不二擊聲音製造所《寄聲之廟》、三缺一劇團《陌生海》、金枝演社劇團「《雞雞好吃》X《籠子裡的白狐》」、身聲劇場《落頭氏》、山東野表演坊「3118KM的時差《撿,一粒?》獨角演出計畫」。  

補助創作前期研發、教育推廣、史料蒐集等多樣性計畫,如:不想睡遊戲社「劇場燈光與幼兒觀眾再思考」、勾勾手合作社兒童劇場「勾勾手藝術玩伴入校計畫」、微顯表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Center x Center跨劇團檔案整理小隊之『月月有知識小會』」。  

支持團隊與外聘藝術家合作,期對藝術創作與發展有所助益,如:果陀劇場「音樂劇《霹靂邪典─棄天帝前傳》劇本創作」(編劇王健任)、江之翠劇場「駐團導演陳煜典新創戲曲二齣」。  


文化資產類:鼓勵對文資保存具文獻參考價值,具紮根性、累積意義之計畫  

本期申請件數29件,補助件數13件,補助率44.8%。鼓勵有助保存、修復之文獻參考價值,且具紮根、累積意義之主題計畫。如:花蓮縣生態文化休閒創意產業永續發展協會「 水璉文化記憶:『挑夫古道』與『跳浪路徑』」、羅邢志強「變遷中的傳統-台東魯凱族達魯瑪克部落男子集會所alakowa的現代角色 與影響調查研究」、王聖華「新竹日式佛像生產與外銷(1960-1990)調查計畫」。  


藝文環境與發展類:支持多元型態發展之藝文社群推廣平台,具統合性之藝文生態研究計畫

本期申請件數53件,補助件數22件,補助率41.5%。支持多元型態發展之藝文社群推廣平台,如:序場劇本發展中心 「劇本國際雙向交流平台 」、TAI身體劇場 「2025 TAI身體劇場《夠帶種藝術季》」、財團法人雲林縣饗響文化藝術基金會「2024 聲泊廳國際動畫小影展」 、台灣老城水岸文化協會 「從藝術進駐到社區共創:基隆太平山城藝術節(第二年)」。  


視聽媒體藝術類:鼓勵富獨創性的創作觀點與美學表現之計畫  

本期申請件數101件,補助26件,補助率25.7%。補助計畫以製作及映演項目為主,製作項目支持具備獨特創作視角與美學表現之計畫,涵蓋紀錄片、實驗電影、動畫及跨類型等創作,題材多元豐富,如:蔡佩珊《我的歡樂時光》、張瑜庭《寄居城短片動畫》、巫宗憲《自由路上》等。此外,鼓勵執行具專業能力及推廣效益之映演計畫,如:社團法人台灣女性影像學會「2024第六屆『因為女性,所以拍片』國片推廣映演計畫」、身體氣象館「EX!T 14 第十四屆台灣國際實驗媒體藝術展『光譜』」等。  


多元藝術類:鼓勵獨特藝術生態發展,支持跨域且前瞻之實驗計畫  

本期申請件數86件,補助33件,補助38.3%。補助分為先導與呈現二項回應當今獨特藝術生態發展之計畫項目。各項獲補創作計畫含括探查、實驗、設計與社群培力等先導階段性計畫,以及以藝術呈現為核心,具有異業協作與跨領域、跨媒體等有別於以往敘事之多元藝術型態。本期補助媒合不同領域、地域及專業,提具有別於過往之合作型態或發表規劃,如:林嘉貞的「<我們所依賴的不斷瓦解的混亂> 柏林合作計畫和展覽」、魏姿芸的「《What Makes A  Book A Book?是什麼讓書之所以為書?》臺北紐約活字版印刷與出版產學教育」、打開-當代藝術工作站的「蜿蜒集-台越交流計畫:台灣」等,展現跨域交流之公共性與國際視野。補助同時支持具備明確美學視野,成果富實驗性與未來展延可能之計畫,如:徐容的「Save a dying bird?創作計畫」、蘇郁心的「無光迴路Sunless Circuit 藝術研究計畫」和王榆鈞的「『分子音樂』聲音實驗計畫:台灣南島語群的音變與隱聲」等。